皇帝執了嬿婉的手道:“家事國事,事事叫人為難,也唯有你肯用心於朕。”
說著又帶了兩分抱怨道:“端淑是額孃的的親女兒,又何嘗不是朕的親妹妹?朕難道捨得她麼?可若是朕偏循親私,只心疼自己妹妹而不心疼將士百姓,未免要叫天下人心寒了。皇額娘從前是極清楚明白的人,如今困於私情,卻是看不透了。”
嬿婉輕聲順了他一句:“皇上心疼百姓是黎民之福,只是——”
她捏一捏皇帝的手,誠懇又崇敬地仰視他,“臣妾不懂為君之道,卻懂得做臣子的心。主辱臣死,臣妾是願意為皇上披肝瀝膽的,想來其他臣子們也是披荊斬棘,再所不惜的。皇帝以國士待臣子,臣子定然以國士待皇上。”
主辱臣死,落在了一個“忠”字上。
嬿婉也在婉轉地提醒皇帝,端淑長公主下嫁代表的是大清,是皇帝。先帝在時送公主去和親,還能說是遵守了大清公主和親的慣例。可皇帝若是讓公主二嫁給殺父仇人,那便是大巴掌扇自己的臉了,顏面無存的是他自己。
自然,在絕對的利益面前顏面又算得了什麼。
漢高祖劉邦的親爹被項羽抓走,項羽威脅劉邦要拿他爹燉肉羹,劉邦都能腆著臉讓項羽分他一碗。
諸葛亮北伐期間為了激怒司馬懿出戰,送去了一套婦人穿戴的鳳冠霞帔和一道戰表,譏諷他瞻前顧後不敢應戰,尚不如柔弱婦人,司馬懿亦能面對羞辱風平浪靜,視若無睹。
可皇帝性情好大喜功,:()如懿傳之奇蹟婉婉上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