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李自成率領著他的部隊浩浩蕩蕩地挺進了河南地區。
在這裡,他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和號召力,成功地召集了大批起義軍。
這些起義軍來自不同的背景,但都懷揣著對明朝統治者的不滿和對自由的渴望。
與此同時,許多走投無路的難民聽聞李自成的名聲,也紛紛加入到這支龐大的隊伍之中。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因為遭受天災人禍、官府欺壓而流離失所的窮苦百姓。
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使得起義軍的勢力如滾雪球般不斷壯大。
就在這一年,李自成帶領著他的精銳之師向洛陽發起了猛攻。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城牆終於被攻破,城內的守軍潰不成軍。
然而,最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李自成竟然下令將朱由檢的叔叔“福王朱長洵”處死!
更可怕的是,李自成還命人將福王的屍體剝皮抽筋,並將他的肉與鹿肉一起放入大鍋中共煮,美其名曰“福祿宴”。
然後,他親自與眾將士共同享用這道恐怖的菜餚,以此來彰顯自己的權威和決心。
這場血腥的事件讓人們對李自成既恐懼又敬畏,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起義軍中的地位。
在攻下洛陽後,李自成的聲望達到了頂峰,更多的人前來投奔他的起義軍。
他的軍隊規模迅速擴大,成為了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
然而,李自成並沒有滿足於此。
他深知明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現在是推翻明朝的最佳時機。
於是,他決定率領大軍直逼京城,與明朝的最後防線展開一場生死決戰。
在通往京城的道路上,李自成的軍隊氣勢如虹,所到之處,敵軍望風而逃。
百姓們則懷著複雜的心情觀望著,他們渴望改變。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同年李自成大軍一舉勢如破竹直逼北京城。
北京城此時守城的三大營皆為老弱病殘,毫無戰鬥力,一觸即潰!
天幕畫面一轉朱由檢的聲音從天幕中傳來。
“朕登基十七載,朕負過的人不少,負朕的人更多!”
“自毀長城也好,剛愎自用也罷,朕要做中興之主,不料成了亡國之君!”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城內竟然無一人出戰,那著讀了萬卷書的文臣一個比一個跑的快。
朱由檢身邊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陪伴!
兩人跌跌撞撞的來到了煤山之上。
天幕畫面一轉,
“你逃命去吧!”朱由檢對著身邊的太監王承恩絕望地說道。
“陛下啊!微臣願誓死追隨您!生是大明的人,死亦是大明的鬼!就讓這賊老天見證我們君臣之間的情義吧!”
王承恩淚流滿面,堅定不移地回應著朱由檢。
朱由檢看著眼前這個與自己共度風雨多年的忠臣,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此時此刻已經無路可走,但作為一國之君,他不能輕易放棄尊嚴和責任。
於是,他緩緩走向那棵歪脖子樹,準備用自己的生命來扞衛最後一絲尊嚴。
就在這時,天空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彷彿老天爺也在為這位悲情皇帝哭泣。
朱由檢站在樹下,靜靜地凝視著遠方,回憶起自己曾經的輝煌與落寞。
他想起了那些被奸臣矇蔽、百姓受苦的日子;想起了自己努力改革卻無力迴天的無奈……
然而,一切都已無法挽回。朱由檢深吸一口氣,然後將頭髮散開遮住面容,毅然決然地套上繩索。
隨著身體逐漸懸空,他感到一陣窒息和劇痛襲來,但內心卻無比平靜。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悲痛欲絕,聲嘶力竭地哭喊道。
他緊緊跟隨在朱由檢身後,同樣選擇了上吊自盡,以此表達對皇帝的忠誠。
風依然在呼嘯,雨依舊在下個不停。
而朱由檢和王承恩的身影則永遠定格在了那棵歪脖子樹上!
他留下遺言:
【“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對列祖列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要傷我百姓一人!”】
【隨著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大明王朝的命運之輪至此戛然而止,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帝國就此覆滅。】
【明朝,作為我國華夏曆史上最後一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