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天幕畫面再次轉換。
那道悲憤又夾雜著恨意的聲音再次響起。
【那些日本鬼子的惡行,也徹底激發了華夏人民骨子裡的熱血!】
【世人皆知無川不成軍,卻不知皖軍不滅,川軍不出!】
天幕之上畫面再次轉換!
一個醒目的標題佔據了整個天幕。
《北洋之後再無淮軍,抗戰之後再無皖軍》
看到這個標題聊天群裡都是一陣躁動!
之前的北洋水師他們都看了,戰況自然是瞭解的一清二楚,此時他們紛紛在群裡大罵清朝皇帝!
大秦祖龍:“那個清朝的皇帝都給朕站出來!”
大漢野豬:“出來!加一!”
大唐李二:“加一!”
一個破碗:“加一!”
吃屎大地:“加一!”
群裡的康熙、雍正、乾隆都默契的誰也不說話!
畢竟之前的那實在是太丟人了!
此時天幕之上!
一段慷慨激昂的旁白聲驟然響起。
【一省戰一國!這是何等的壯烈與豪邁!】
【時光回溯至甲午之年,那一場驚心動魄的海戰,由淮軍組建而成的北洋水師,面對洶洶來犯的日本艦隊,毫無畏懼,奮勇激戰,直至全員壯烈犧牲,何其悲壯!】
【歲月流轉,來到 1937 年,淞滬會戰驟然爆發,國民革命軍第 44、55、56、57 師自安徽啟程,火速奔赴各大戰場!】
【安徽籍名將蔡炳炎將軍,率領著由安徽人民組成的皖軍,奮不顧身地抵禦外敵,最終英勇捐軀!】
【臨刑前,他高呼一聲:“吾輩只有兩條路,敵生,我死,我生,敵死!”】
【這句遺言,如同驚雷般震撼人心,展現出了他誓死衛國的決心和勇氣。】
各個時空聽到這一句話,都不由得心底叫好!
大秦。
始皇帝沉默片刻,隨後大手一揮,語氣堅定地說道:
“朕欲建立一支鐵血軍隊,名為華夏神軍!以蔡炳炎將軍之勇烈為榜樣,橫掃天下,護我華夏!”
群臣紛紛響應,一時間朝堂上士氣昂揚。
大漢。
漢武帝眼神堅定,高聲道:“朕決定,重整漢軍,培養軍事人才,研發新式武器,必讓我大漢軍隊成為世間最強之軍!”
眾將齊聲應諾,誓言要追隨,共創輝煌。
唐朝
李世民意氣風發地道:
“寡人要借鑑蔡炳炎將軍的治軍之道,訓練出一支無敵之師,不僅要守護華夏疆土,還要開疆擴土,揚我國威!”
朝堂上文武百官紛紛附和,願為大唐效力。
宋朝!
趙匡胤振臂一呼:“朕要興兵強國,廣納賢才,重振宋軍雄風!”滿朝文武紛紛響應,立志要讓大宋江山更加穩固。
在其他朝代,各位帝王也都受到了蔡炳炎將軍的鼓舞,相繼頒佈詔令,整軍經武。
一時之間,華夏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強軍熱潮。
就在這時,天空中的景象又一次發生了變化。
時間來到了 1937 年 11 月,廣德保衛戰正式拉開帷幕。
這是一場殘酷而激烈的戰鬥,安徽全省人民都被動員起來參與戰爭,無數生命在戰火中消逝,戰況異常慘烈!
面對敵人的強大攻勢,守軍們拼盡全力,但仍難以抵擋。
無奈之下,一支特殊的隊伍誕生了——華夏曆史上第一支由 300 名孤兒組成的娃娃兵橫空出世!
這些孩子們年紀輕輕,平均年齡只有區區 13 歲,但他們卻毅然決然地接過了父輩們手中的鋼槍,肩負起守衛家園的重任!
他們緊緊抱住那些比自己身軀還要高大的鋼槍,毫不畏懼地衝向敵陣,英勇無畏地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
在槍林彈雨之中,他們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衛國的使命,用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鬥志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
天幕畫面飛速變換,令人目不暇接!
天幕之上!
\"這仗還怎麼打啊?咱們才區區幾十個人,敵人卻有好幾百呢!\"
一名年輕的小戰士怒髮衝冠,聲音中充滿了絕望與不甘。
\"哪怕耗盡最後一發子彈,我們也絕不能退縮!\"
另一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