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韓信離開項羽去投奔劉邦,剛到漢營時擔任了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可時間不久,就因為連坐要被處斬,同案的13人都已經被處死。】
【輪到韓信時,他抬頭仰視夏侯嬰,一臉不甘的說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了嗎?】
【夏侯嬰頓感此人不凡,便進言勸劉邦放了他。】
【所以夏侯嬰算是韓信第一個伯樂,可劉邦並沒有發現韓信的才能,只是任命他當了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你】
【在隨後的時間裡,韓信多次和蕭何交談,希望蕭何能多多在劉邦面前舉薦自己。】
【蕭何也十分賞識韓信,可劉邦哪敢重用一個一沒軍功,二沒聲望而且剛投奔過來的降卒。】
【韓信眼見在漢營始終沒有機會,於是再一次逃走。】
【蕭何聽說韓信跑了,於是來不及向劉邦報告,趕緊去追韓信,這也就有了以後流傳千古的佳話蕭何月下追韓信。】
【而劉邦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肯聽勸。】
【於是乎劉邦就聽從了蕭何的建議。】
【蕭何的本事劉邦那還是知道的,基本上他看上的人就不會出錯。】
【再加上蕭何更是拿自己的項上人頭做擔保,劉邦就破天荒的拜這個下等兵韓信為大將軍,讓他統率三軍,為大漢破局。】
【劉邦雖有懷疑,但還是以漢朝國運為賭注,把兵權賭在了韓信的手裡。】
【只是這次的賭局,劉邦大獲全勝。】
【韓信首先給劉邦制定了一套堪比諸葛亮龍中隊的作戰計劃,史稱漢中隊。】
【其打法與孔明相似,依舊是發兵北上,先取關中,而後向東推進。】
【可要想打下這關中,那必然是難於上青天,首先在巴蜀和關中之間,有一道秦嶺相隔。】
【而秦嶺之後更有陳倉這個關中重鎮負責把守,可韓信在面對此番千古難題之時。】
【他竟選擇出騎兵而破軍韓信讓手下明修棧道。】
【並故意放出訊息,讓敵人以為韓信要從其他地方翻越秦嶺,從而把陳倉的兵力全都吸引到了另一處。】
【隨即,韓信立刻出兵暗渡陳倉,在拿下陳倉之後。】
【韓信又一路破敵千里,很快就打下了整個關中平原。】
【經此一戰,劉邦士氣大振,引得周邊無數諸侯國紛紛前來投靠。】
【此時,劉邦所掌控的疆土已經和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前的地盤一樣大了。】
【這換成是誰都怕是要膨脹到沒邊兒,那劉邦自然也得去浪一波。】
【於是乎,他親率56萬人馬,朝著遠在山東的項羽就殺了過去。】
【此時的項羽正在平叛反賊,得知劉邦大軍圍剿了自己的後路,他僅抽出了三萬精兵就回頭迎敵而上。】
【結果劉邦這56萬人馬竟被楚霸王殺得屍骨如山,劉邦也只得倉皇逃竄。】
【關鍵時刻,還好有韓信一夫當關,他打退了項羽的追兵後,又乘勝追擊,一直向著北方的諸侯國殺了過去。】
【在攻趙的過程下,韓信讓手下計程車兵全部背水而戰,為的就是故意示弱,將趙國的主力都吸引出來。】
【而後韓信再出騎兵去偷了趙國的大本營。】
天幕上此時彈幕一一飄過。
——“垃圾韓信,除了偷塔還會幹什麼?”
——“我不知道這韓信為啥看不起白起?就連哪位先生都說過:論殲滅戰,白起千年無人出其右。”
——“韓信不懂人情世故,要是擱在現代更完犢子了!”
——“別的不說,一萬對一萬,或者十萬對十萬,項羽能把韓信屎都打出來!”
——“要不人家說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嘛!”
……
天幕下那些被韓信嘲諷過的武將們,此時看著天幕上的評論紛紛叫好。
趙國:“對對對,說的對……這小子就是個老六!”
白起:“哈哈……沒想到老夫在後世這麼多小粉絲呢!”
項羽:“說的太對了,這位子孫懂吾啊!”
蒙恬:“為啥沒人給我說話……”
……
此時天幕之上,還在繼續。
【在滅掉趙國之後,韓信已經為劉邦打下了整個北方地區,此時離殺掉項羽就差這最後一哆嗦了。】
【而彼時的韓信竟突然獅子大開口,向劉邦索要了齊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