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
老李看著天幕上李靖的畫面整個人都興奮了。
終於,終於輪到他大唐向別人展示展示了。
雖然不是他這個天策上將,但是這李靖的本事老李還是知道的,毫無疑問除了他在大唐輪領兵打仗基本上沒人比得上這位。
就連老李面對李靖都沒什麼信心。
……
此時天幕之上,畫面中。
“想當年前朝之時,我便已著手攻打草原十八部。”
“難不成真要讓我在有生之年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年年進犯,擾我國土安寧、百姓不得安生嗎?”李靖一臉怒容,義憤填膺說著。
他那原本烏黑的頭髮如今也已增添了不少銀絲,歲月的痕跡清晰可見。
李世民聽後深表贊同,隨聲附和道:“愛卿所言極是!若不能將草原十八部一舉拿下,我等必將再度蒙羞。”
“故而此次必須全力以赴,齊心協力,務必將此難題徹徹底底地解決掉!”說罷,畫面驟然一轉。
只見一名身材瘦小的太監手持聖旨,高聲宣讀著李世民的旨意:“大唐皇帝詔令,特任命兵部尚書李靖擔任定襄道行軍總管一職,統率十萬大軍,籌備與草原十八部展開最終決戰。”
其聲音清脆響亮,響徹整個宮殿。
緊接著,畫面再次變換。
李靖身騎一匹高大威猛的駿馬,威風凜凜地立於高處,俯視著下方眾人,厲聲道:
“諸位將士們,此番出征,吾等需長驅直入,直奔惡陽之巔!”
“切不可抱有絲毫依賴糧草補給或休憩睡眠之念!但凡途中有人擅自下馬者,立斬無赦!”他的話語猶如驚雷一般,在眾人心頭炸響,令人不禁為之震撼。
“跟上來的有多少人?”
“回元帥,全部三千!”士兵高聲回答道。
李靖聽聞這個數字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哈哈,好樣的!壞小子們,聽我號令,向前衝鋒!讓敵人見識一下我們的厲害!”
隨著李靖一聲令下,三千將士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陣,喊殺聲響徹雲霄。
......
緊接著,畫面再度轉換。
“如今正值寒冬,如果劼力率軍撤退至陰山以北,那麼他們將會面臨糧草短缺和馬匹凍死的困境。”一名謀士憂心忡忡地說道。
眾人皆知,儘管劼力此刻戰敗,但他麾下兵多將廣,實力不容小覷。
一旦待到春暖花開、草木復甦之際,局勢恐怕就會變得異常艱難。
“可是陛下已然應允了劼力的投降請求,鴻臚卿也已前往其營地進行招安事宜。如此一來,這場戰爭究竟該如何繼續?”有人提出了疑問。
“雖說將領在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策,但若無陛下旨意而擅自調動兵馬,那與謀反何異?”另一個聲音附和道。
眾人圍繞著這個棘手的問題展開激烈討論,各種意見此起彼伏,然而始終未能找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最終,會議室內瀰漫著一片沉重的嘆息之聲。
“”若將平定草原十八部定性為謀反,那我便索性反了,聽令,本帥親率一萬精銳鐵騎,攜帶二十日之糧草,長途奔襲鐵山,定要將那劼力生擒活捉!”李靖聲如洪鐘,霸氣四溢地吼道。
緊接著,場景驟然轉換。
“諸位英勇無畏的兒郎們,如今正是你們建立功勳的大好時機!”
“只要咱們能夠持續不斷地奔襲整整二十個晝夜,抵達鐵山併成功擒拿住劼力,那麼朝廷賜予咱們的必將是無上的一等軍功!”
“大帥,劼力已被押解至此,請您發落!”一名副將高聲喊道。
只見李靖手握寒光閃爍的寶劍,直指跪在地上的劼力,厲聲道:“速速交出你的可汗金印,尚可留你一條性命!”
“否則休怪本帥劍下無情!”
他的眼神猶如鷹隼般銳利,彷彿能穿透人的靈魂,令人不寒而慄。
……
天幕下。
李世民摟著李靖連聲稱讚“帥呀,老李,有朕之風範!”
至於前邊李靖說的謀反之事,老李是絲毫不放在心上。
看著這幅畫面老李就想起了之前劼力在他大唐能歌善舞的樣子。
李靖微微俯首,面色平靜的說道:“低調,低調!”
程咬金有些嫉妒,滿臉不服的說道:“早知道當初這劼力這麼垃圾,俺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