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232年出生於今江蘇省宿遷市,至公元前202年在烏江自刎而死項羽終年只有30歲。】
【但卻擊敗了大秦最後的武裝力量,曾以3萬輕騎大破劉邦50餘萬大軍,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更是,一戰封神。】
【項羽據古籍記載,是周朝王族諸侯國項國的後代,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
【少年時的項羽身高就達到了8尺,力能舉鼎,力氣過人,一直跟隨在繼父項梁身邊學習知識和劍術。】
【可項羽卻對讀書舞劍都不感興趣,他要學的是能夠成為萬人敵的本領。】
【於是項梁就開始教授項羽兵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會稽遊玩,駕大船渡浙江。】
【項梁帶著22歲的項羽也來到江邊看熱鬧,可哪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項羽卻大聲說道,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
【這可把一旁看得正高興的項梁給嚇壞了,你這是想讓我們被滅族啊,於是趕緊捂住了項羽的嘴。】
【但從此以後,項梁開始對這個侄兒刮目相看,認為這孩子將來有大出息,又想起了亡秦必楚的誓言。】
【決定全力培養項羽。】
天幕下。
嬴政此時面色冷酷的看著天幕,手指頭捏的嘎嘎作響。
“好一個項羽,好一個六國餘孽,真是賊心不死。”
“來人!傳令全國通緝項羽!”
“三千人抓不住,就三萬人,三萬人抓不住就三十萬人,朕倒要看看在朕面前他是否敢說取代於朕!”
“諾!”
百官們此時齊聲應道。
一旁的武將們此刻都氣的面色通紅。
王翦:“老夫倒要看看,你有個本事,你爺爺我殺的,你這個孫子老夫照樣不放在眼裡。”
……
項梁看著天幕上往日發生的一幕,想起來還有些後怕。
當時項羽那聲大吼確實差點把他給嚇尿了。
幸虧當時那嬴政沒聽見,不然只怕他家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跑不了。
大漢。
“呦!乃公記得乃公也說過這話?”劉邦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見秦始皇時說的話。
“大丈夫當如是也!”
看來,項羽你和乃公真是臭味相投啊,不過可惜你沒有乃公知天命。
……
此時天幕之上還在繼續。
【一年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
【項梁一看這是老天要滅亡大秦的節奏,於是趕緊帶著項羽在會稽響應,沒想到他這個侄兒興奮的有點過頭。】
【不僅殺死了會稽郡守,還一個人連殺了官府內的100多名官兵,嚇得整個官府上下的人都趴在地上,沒有一個人敢起身。】
【叔侄二人在吳中郡下屬的各縣東拼西湊,拿到了第一統兵8000人後,浩浩蕩蕩的渡江西進,就這樣起事了。】
【公元前208年6月,陳勝被殺,項梁叔侄二人一路不停的打怪升級,招兵買馬,很快隊伍便發展到了數萬人。】
【項梁還聽取了范增的意見,擁立的楚國後人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自封為武信君。】
【此時的楚軍可以說是勢不可當,在東阿大破秦軍,連克秦國數座城池,因此,前往投奔的勢力絡繹不絕,劉邦就是其中之一。】
【但驕兵必敗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項梁很快就為自己的驕傲付出了代價。】
【被秦國大將章邯所殺,24歲的項羽只好退兵,引軍駐紮在彭城,而此時48歲的劉邦則駐軍於當地。】
【章邯在擊敗項梁之後,便引軍北渡黃河,與王離合計40萬大軍圍攻趙國鉅鹿。】
【而楚王聽說項梁死了之後,便急忙趕到了彭城,收編了項羽的部隊。】
【公元前208年9月,楚王以宋義為上將軍,率兵5萬前往救趙,另一路以劉邦為主帥進攻關中,許諾誰先攻下關中,就封誰為關中王。】
【可宋義在行至安陽後,便停止40多日不前,整日在軍中飲酒作樂,這才給了劉邦創造歷史的機會。】
【項羽一看,這火爆的脾氣,馬上就上來了,直接來到宋義面前將其斬殺,奪回了兵權。】
【公元前207年9月,項羽率領全軍渡過黃河,破釜沉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鉅鹿。】
【楚軍各個以一擋十,越戰越勇,經過九次激烈的戰鬥,終於活捉了王離,收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