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
春秋。
孔子此時滿臉的愁容,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眼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和無奈。
他靜靜地站著,仰頭凝視著天幕上所呈現出的畫面。
“看來,無論是後世還是現在,世間的景象依舊如此啊!” 孔子輕聲嘆息道,聲音中帶著一絲苦澀。
“大同世界,你究竟在哪裡呢?”他喃喃自語,眼神中閃爍著迷茫與渴望。
這個問題似乎一直縈繞在他心頭,久久無法散去。
在這世上,有些人一出生便擁有了權貴,享受著榮華富貴。
而另一些人卻從誕生之時起,就註定要為了維持生計而四處奔波勞累。
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如同沉重的枷鎖,牢牢地束縛著人們的命運。
天道不公,將萬物視為螻蟻般渺小,人類也因此被劃分成了三六九等。
面對這樣的現實,即使是這位德才兼備的他,也不禁感到道心開始動搖。
這些天來觀看的影片,讓孔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原本堅信自己的理念能夠改變世界,但如今目睹的種種殘酷現實,卻令他產生了懷疑和困惑。
他開始質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實現那個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否能讓每一個人都享受到公平和正義。
……
此時天幕之上,還在繼續!
另一位富家主人公,出生於富貴之家,自小生活優渥,年僅十六歲的他便已習慣一擲千金,沉溺於購置各類名牌奢侈品。
他家境殷實,其隨意一身行頭的價值足以購置一輛汽車,甚至足夠普通人家數年的開銷。
然而,父母因常年忙於外務,疏於關愛,致使自幼缺乏關愛的他性情暴戾乖張、易於發怒。
在校園內,他橫行霸道,打架鬥毆如同家常便飯!
無論對錯與否,他總是先動手打人,而後再論是非。
倘若犯錯在先,他會在事後向對方致歉。
這個熱衷於以拳頭解決問題的少年,連山坡上的石頭也不放過,非要痛打一頓方才罷休。
在學校裡,他是老師們眼中的不良少年,常年被視為負面典型。
……
天幕下的人看完以後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大漢
漢武帝猛的一拍桌子怒呵一聲。
“如此年紀,就囂張跋扈,長大了這還得了?”
“就知道用武力解決問題?這樣遲早會出大問題!”
“此子斷不可留,否則等其長大必然禍害一方!”
大殿裡的百官也很贊同漢武帝的意見。
……
大唐。
“喜歡動武是吧?來跟朕比劃比劃,朕打不服你,算你牛逼!”李二也有些反感這問題少年。
在他看來,這就是打的輕,分不清自己什麼位置。
看著囂張跋扈的少年,李二滿臉不爽的對著魏徵問道:“魏徵,朕大唐有沒有這種問題少年?”
魏徵:……???
你自己心裡沒點逼數?你那幾個兒子那一個正經?
……
天幕之上還在繼續。
實在沒辦法的父母希望透過農村艱苦的環境能夠改造一下自己那不聽話的兒子。
而這位脾氣異常暴躁的兒子,聽說要與他人交換人生 30 天,居然覺得很好玩,畢竟這是以前從來都沒有體驗過的生活。
於是,他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一路上,少年見到了許多在大城市裡從未見過的景象。
那些破舊的房屋、泥濘的道路和樸素的村民們,讓他感到十分新奇。
然而,當他剛剛到達目的地時,節目組卻突然搜查了他的行李箱,並沒收了他所有的零食以及洗髮水。
向來我行我素的少年哪裡受過這種委屈?
他頓時怒不可遏,氣不過的他操起一根木棍,準備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一時間,場面變得極其混亂,所有人都對這個問題少年敬而遠之,他們的目光中都透露出深深的鄙夷。
那種眼神,就像老師在課堂上看他的目光一樣。
這一雙雙眼睛,以及那看他的眼神都深深的刺痛了少年的心。
就在他揮舞著木棍要動手時,一雙滄桑的手按住了他即將揮動的木棍。
這是少年的臨時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