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華夏之龍的崛起時刻!(1 / 2)

隨著天幕畫面中不斷地切換。

所有人都看到了華夏從零到一的突破以及技術上的不斷突破。

從1960 年 2 月,華夏自行設計製造的“t-7m”試驗型液體探空火箭在上海首次發射成功,飛行高度 8 千米,邁出了華夏探空火箭技術的第一步。

到1970 年 4 月 24 日,華夏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

華夏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標誌著華夏已正式進入航天時代。

當外太空響起東方紅的聲音以後,華夏正式開始崛起。

1971 年 3 月 3 日,我國發射了科學實驗衛星“實踐一號”,衛星在預定軌道上工作了八年。

1975 年 11 月 26 日,我國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衛星按預定計劃於 29 日返回地面,華夏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然後不斷改進火箭技術,提高了火箭的運載能力和發射精度,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逐漸發展成熟。

1981 年 9 月 20 日,中國用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了三顆科學實驗衛星,成為世界第三個實現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1984 年 4 月 8 日,用新研製的長征三號火箭首次將“東方紅二號”試驗通訊衛星送入赤道上空靜止軌道執行。

成為世界第三個掌握氫氧發動機技術的國家和第五個獨立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1990 年 4 月 7 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訊衛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進入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的國家。

接著便是快速發展階段

然後月球探測工程。

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日本和歐洲空間局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探月國家。

2013 年 12 月 2 日,“嫦娥三號”發射成功,實現了中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

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背面。

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實現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取樣返回。

火星探測工程。

2020 年 7 月 23 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2021 年 5 月 15 日,“天問一號”著陸器順利降落在火星烏托邦平原。

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獨立掌握火星著陸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

從最開始的失敗,到現在幾乎百分之百得成功率,付出了幾輩人的心血。

……

從1994年,我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遭到老美以保密為由拒絕我國加入。

1993年,美國關閉GpS,導致我國銀河號在海上迷失方向,被困海上33天。

1996年美國關閉GpS,導致我國導彈發射全部失敗。

再到咱媽拿著兩個億申請加入歐美聯盟,最後遭到歐盟的戲耍。

2011年宣佈禁止與華夏一切航天合作,並嘲笑航天員中不可能有一個華夏人的身影。

從處處被人針對,被他國排擠、孤立,咱媽開始發奮圖強,跟爽文大女主一樣快速崛起!

沒有定位就自己造,沒有空間站就自己造。

2000年第一顆北斗定位衛星發射成功。

“我奉命執行,首艘載人飛船!”

2003 年 10 月 15 日,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從那一刻華夏邁出了屬於華夏人的太空步。

2011年天宮一號開始建設,華夏人從此有了自己的空間站。

2016 年 9 月 15 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

2021 年 4 月 29 日,“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

2022 年 12 月 31 日,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2024 年 6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