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紡織廠招待所以及高芸家的新房,可以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無到有的拔高起來,並且封頂。
差不多同一時刻。
高天養他們考完試,開始放寒假。
崔雨和趙春華則帶著他們最近這段時間到處跑,好不容易買來的各色裝修材料,從某廠家借了輛卡車運了回來。
正式開始裝修流程。
不得不說,效率其實還挺不錯。
同時因為建築隊對於裝修流程目前還不算太熟悉,所以崔雨和趙春華就暫時留了下來,主要負責大方向的指導。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高芸面臨著一個抉擇,那就是要不要讓高天養回大隊幹小半個月的活,雖然小半個月也賺不了多少工分,但多少能表明一下態度。
不是純粹在佔大隊便宜的態度。
高天養的戶籍不是還在小高大隊那邊呢嘛,所以即便他沒在小高大隊那邊幹任何活,也沒有任何工分,每年的人七勞三當中的人七,還是要分給他的。
只要他補上足夠的錢就行。
按國家標準,每個村民都是有定量的,小孩子每年定量多少斤糧食,大人每年定量多少斤糧食,大隊裡的分配標準是,其中七成按人口分,就是隻要戶籍在大隊就能分,剩下三成按工分分。
有工分且工分達到一定標準。
才能夠分到。
像高天養這種情況,即便每年寒暑假都回大隊幹活,掙的工分也不夠,人七都不夠,得補錢才能分到人七那份。
沒錯,即便人七也不是免費分。
得有達到標準的工分才行,工分不夠就得按工分的具體價值補上錢,沒錢補那便是倒欠戶,這就是倒欠戶來源。
核心問題還是勞動力不足。
沒能創造出足夠的價值。
雖然理論來講,高天養這樣的孩子工分不夠很正常,村裡大多數孩子都很難創造出足夠他們口糧的工分,得家裡做父母長輩的要麼貼錢,要麼貼工分。
但顯然工分不夠和沒有工分。
還是有區別的。
不管怎麼樣,高芸都覺得工分不夠是能力問題,沒有工分那就是態度問題了,再加上一開始高芸其實也沒想到自己能找到個這麼好的工作,光靠薅廠裡羊毛就能解決她跟她弟弟的伙食問題。
所以一開始高芸計劃的就是,還是得讓她弟弟每年寒暑假回大隊幹幾個月的活,多少掙點工分,表明一下態度。
村裡其他人的意見也能少點。
工分不夠她補錢,勉強還算合適。
原計劃如此,理論上其實並不需要糾結什麼,但關鍵不是高芸現在的工作不錯,即便她弟弟沒有大隊那份口糧。
對他們也沒太大影響。
所以寒暑假回不回村幹活其實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即便不回也無所謂。
大不了不要村裡那份口糧了。
反正如今廚子不偷,五穀不豐,做廚師的薅點羊毛,屬於大傢伙的共識。
即便她弟弟沒有城鎮戶籍,沒有每個月該得的糧票,也沒人會覺得她這招待所主廚養不活她弟弟,那不開玩笑。
因為如此,高芸才會比較糾結。
更為深層些的原因則是在於,高芸不放心她弟弟一個人回大隊,雖說高天德的事情已經搞定了,高天德媳婦和孩子最近這段時間好像也沒鬧啥么蛾子。
但高芸吧,就是不怎麼放心。
因為人身安全不是考試,考試這次沒考好,考差了以後還有機會彌補,即便完全考不好,人生也還有很多途徑。
但人身安全就一次。
高芸是真不放心讓高天養長時間遠離自己,最後吧,高芸還是打算問一問高天養自己的意見,當天晚上一起做減肥操的時候,特地跟他說了下相關情況以及自己的擔心,詢問他自身的想法:
“所以現在放假了,你是想回大隊那幹活呢?還是說要麼就別回去了,在家待著,沒事邀請你在縣城的朋友到家裡玩,或者讓大寶來咱家暫住段時間。
我想大寶和大妞姐應該不會拒絕。
你自己是個什麼想法?”
高天養是先愣了下,然後根本就沒有猶豫的直接說道:“當然要回去了。
先前不是說好了寒暑假都要回去。
我每多賺幾個工分,姐你不就能少出一分錢嗎,雖然可能其實也沒多大價值,但總比我在家裡一個工分不賺,還要浪費糧食強吧。而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