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於徐長安都已經想好了,如果總部的大佬們追問內線特工資訊的話,他就把趙麓為給丟擲去,以他的身份地位,想必能夠讓總部高看一眼,也能夠解釋這個情報的出處。
當初招募趙麓為,徐長安看重的乃是他的身份,並非是他的能力,本就沒有打算讓他執行一些太過困難的任務,只需要利用自己的身份給其他人提供一些幫助就可以了。
,!
這樣的一個內線彙報給軍情局,徐長安是半點都不會心疼,說不定還能夠有意外的收穫。
徐長安彙報上去的情報,並沒有明確說明那名督察員就在浦東監獄,但看軍情局如此重視、急迫的情況下,肯定會重視起來,總部的優秀特工也必然會與之前閘北監獄的事情聯絡到一起,現在就看總部會如何對待這件事情了。
徐長安本以為自己已經足夠高估軍情局對那名督察員的重視程度了,結果在電文傳送過去不到半個小時,總部的回覆電文就傳送了過來。
看著手中的電文,徐長安深深地吐了口氣,他感覺自己的好像有些低估了軍情局對那名督察員的重視程度,這讓更加好奇軍情局準備如何處置這位督察員了。
電文的內容並不長,卻充分體現了軍情局總部的決心,上面要求特勤5組不惜一切代價摸清楚浦東監獄的情況,務必確認目標身份,一旦確認身份,立刻展開營救行動,必要的時候可以請求總部支援和協助。
“營救?竟然會是營救?”
確認目標身份這是在預料當中的,畢竟對於軍情局來說,能夠將浦東監獄與閘北監獄聯絡到一起,並不是什麼難事,懷疑目標被梅機關轉移到浦東監獄也很正常。
能夠猜到是一回事,就算再重視那名督察員,首先也做的也是確認對方的身份,總不能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後,才發現目標錯誤,那可就有些搞笑了。
讓徐長安意外的是,軍情局的命令竟然是救人而不是滅口,這可就奇怪了,即使那名督察員與軍情局之間有所勾結,甚至就是軍情局的內線,這個時候不更應該滅口嗎?
如果他真是軍情局的內線,一旦叛變投敵,那不但會洩露都察院的情報,還會將軍情局的情報也給洩露出去,為了安全起見,滅口不是最好的方法嘛,反正這樣的事情軍情局也沒有少幹。
偏偏軍情局選擇的是營救,如此決定要麼是軍情局的高層相信那名督察員能夠忍受梅機關的嚴刑拷打,不會透露任何情報,也不會叛變投敵。
不過徐長安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大,畢竟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不是沒有人能夠在殘酷的折磨之中保守秘密,一字不說,甚至這樣的人還不少,但作為一個情報機構,不可能在預見到危險的情況下,不做出應對手段,將希望全部寄託在這種多少有些虛無縹緲的信任上面。
如果不是信任,那就說明這名督察員身上有大秘密,或者說他的身上有著軍情局必須要弄到手的重要情報,這才會選擇不惜一切代價將人給救出來。
結合之前軍情局多次插手這件事,以及往來電文中所表現出來的重視程度和急迫心情,徐長安更傾向於後一種可能。
捏著手裡的電文,徐長安久久無言,還是在親自前來送電報的顧曉夢催促下,將電文還給了對方,送到檔案室中歸檔。
本想立馬用無線電臺與沈嘯取得聯絡,與他商議一番,不過看了看時間,還是無奈地放棄了這個想法。
一來是此刻的時間已經過了與沈嘯所約定的電臺聯絡時間,呼叫對方,不一定會有回應。
二來就是密碼本的問題,李寧玉上任以後,首先就是驗算了一遍顧曉夢辛苦編譯出來的密碼本,得出的結論是有一定的保密性,但因為時間的關係,裡面的規律並不複雜。
落入到一些破譯高手的手中,密碼很容易被破譯,建議儘快更換新的密碼本,就算迫不得已要使用,也要儘可能地規避一些重要問題,以免被人破譯以後暴露身份。
李寧玉的提醒和警示,徐長安是謹記在心,這要是用電臺聯絡沈嘯,有些東西必須得要傳遞過去,若真的電文被攔截,並且把內容破譯出來,麻煩可就大了,還是要另外想辦法與沈嘯交流一番才行。
:()穿越地星:我成了軍情局幕後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