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土礱(1 / 2)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乃粒》中說:“凡稻去殼用礱。”

因為礱的結構還有製作的時候裡面主要的材料是泥土、竹子、木頭還有石頭,所以又有的地方把它稱作竹礱或者木礱。

前輩子李牧川見到過不同的土礱1的製作方法,但它最後的用途始終都是用於穀物脫殼,叫什麼其實也沒那麼重要。

李牧川往劉叔家去的時候,劉叔就知道他這是又想到了什麼好點子,準備做什麼稀奇物件,連忙把人迎了進去。

“牧川,今兒個你這是有打算做個什麼東西出來啊?”劉叔笑呵呵地問。

李牧川晃了晃手上的圖紙,上面是他畫的一個大概的尺寸和最終完成的樣子。

“今天做個土礱,用來給稻穀脫殼的。”李牧川笑著說。

“土礱?這東西簡單嗎做起來?”

李牧川想了想,“難倒是不難”

就是做出來之後需要除錯,如果做出來的土礱能順利地脫穀殼並且出米率高,就說明這土礱可以正常使用。否則,就要反覆修改除錯直到土礱的使用效果理想為止。

兩人也沒多說多少廢話,砍好了圖紙商量了一下誰做什麼就開始行動起來。

土礱的礱盆需要擷取尺寸合適的木板,修理整齊光滑之後用竹釘把修理好的木板連線起來形成一個圓桶的形狀,用竹箍固定住。

礱盆的底部用幾塊木板拼接在一起磁力成一個大小合適的圓,在圓板中間掏出來一個正方形的小洞,邊上鋸出來一個三角下料口。然後把礱盆固定在一個十字架形狀的礱腳上。

礱甑的主體是竹子。

把竹子劈開之後用小竹條編制出一個圓桶出來,圓桶不用全部編織完成,上面剩下來一部分竹條把礱扁擔固定上去之後再編剩下的部分。

然後將礱甄一分為二,有礱扁擔的是礱下甑,另一半是礱上甑。

上下礱盤之間要安裝上一排排竹片製成的礱齒。

製作礱齒的竹片需要在鐵鍋里加上沙子不停翻炒到竹片呈淡黃色的時候才能使用,這樣的竹片硬度才足夠。

礱齒大約有六百片,全部讓大牛去竹炭窯那邊找的現成的優質竹子。

把做好的礱心插進礱盆底部的正方形小孔裡,把礱上甑放在礱盆裡。在礱上甑裡面填滿黃土,把礱齒呈逆時針旋渦形放射狀插入其中,礱齒與礱齒之間的縫隙用土填實,留下一道道淺溝。

在做礱盤的時候要在礱扁擔上面固定一個礱官升,然後我那個裡面新增一些雜物,用稻草隔離,往裡面填上泥土,保證填上的泥土在扁擔之上,同樣地插上小竹片。

上礱盤礱齒分八組,下礱盤礱齒分十二組。

然後在礱甑周圍糊上泥土,在扁擔兩邊留下兩個下料口,然後將刮板固定在礱甑外面,將礱甑上下部分安裝在一起,最後插入礱擘手就完成啦。

“這就好啦?”,做完之後李牧川和劉叔坐在一邊休息,大牛問兩人。

“嗯,好了,你試試?”,李牧川說。

“這怎麼用啊”,大牛看著面前的工具一時不知道從何下手。

“把穀子倒進那個竹甑裡面,然後推就完事了。”李牧川指著礱擘手說:“就那個,跟推磨一樣就行。”

大牛舀了一盆穀子倒了進去,轉動礱擘手的時候糙米會落到礱甑外圍的米槽裡面,磨好的糙米就會從礱盆下面的三角出米口流到下面的籮筐裡。

土礱是根據上下礱齒的摩擦,將稻穀外殼分離。跟石碾和手搓是一個原理,都是利用摩擦分離穀殼。

這土礱第一次用的效果還挺好的,沒有讓李牧川再次進行修改,脫殼脫得又快又好,省時又省力。

“這東西倒是方便哈,脫殼之後只需要把穀皮篩出來就行,倒是省了不少人力。”大牛一邊操作著土礱一邊感嘆。

他們土地稅十五稅一,不用上交精米,糙米就是可以的。

過一遍土礱之後把穀殼篩出來就能直接食用,村子裡的人家自己吃一般都不會再舂臼一邊弄成精米,還有些人家會把當年的新米去換成陳米,這樣會吃得更久一些。

他們家現在糧食倒沒有多少,地少人多就算不用交稅自家種的那點米麵也不夠他們自己吃的。

換做別家地多的人家,就篩穀皮就要篩不少時間。

“篩穀皮也有方便快捷的工具,等明天吧,明天把那個工具做出來,速度就快了。”李牧川說。

家裡現在是沒有多少地,但老爺子已經去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