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崔博元中了童生,他才功成身退回家享天倫之樂。
溫以緹很喜歡鄭夫子,這些年在他身邊學了好多好多。
就連崔氏都說,若是溫以緹的規矩好些,性子再溫婉一些,說不定才女的名頭早就傳出去了。
家塾沒了之後,溫老爺便把幾個哥兒們送去了鄭夫子推薦的書院,
姑娘們好些都大了,本來請了教養嬤嬤過來先單獨教溫以柔,後來又改成了姑娘們跟著一塊學。
貴族世家的女兒對於這些,可謂是從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養成的行為舉止。
而向溫家這種還沒擺脫小官門戶的家族來說,三個月足矣,更何況還是徐嬤嬤教導,效果更佳。
請來的這位徐嬤嬤,那可是崔氏託崔衍的妻子長秀縣君請來的。
她在宮裡待了半輩子,做了十幾二十年的教養嬤嬤,前幾年才退了下來出宮請辭,準備頤養天年。
若是旁的人來請,還真不一定能請的動徐嬤嬤。還是長秀縣君的母親和其有故,人家拒絕在三後,這才勉為其難的應下來溫家教姑娘們三個月的禮儀規矩。
這位徐嬤嬤的年紀比劉氏還大上幾歲,端正的面容,較為自然的膚色配上略微有些消瘦的體型。眼睛不大但彷彿能洞察一切,任何的小心思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樣長相普通的一個人,可一說起話來卻是讓人如沐春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都大方流暢,謙謹端莊。
就連崔氏經常把她出身大族掛在嘴邊,但和徐嬤嬤比起來可是遜色不是一點半點。
溫以緹見了後心道,怪不得旁人都:()小官之女的富貴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