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輩子,不過也只是個秀才
她好歹也是讀書人家的閨女,自然知道讀書這條路有多麼艱難。
然而兒子今後的路要怎麼走,她心裡也沒底,只能寄託於崔氏。
於是,李姨娘在萬般道謝後,匆匆地回到了自己的住處,想著給主母做些繡品,也算是自己的一點心意吧。
崔氏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曾經,那時剛生下大房長子的李姨娘,可謂是春風得意,然而,如今的李姨娘卻已沒了往日的風光,人變得憔悴和謹小慎微,與曾經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
崔氏輕輕嘆了口氣,自從姚姨娘那件事後,李姨娘便對許多事情都看開了。
除了關乎溫英文的事,她對其他一切都變得很是淡薄。
“哎,兒女都是父母債呀。”崔氏喃喃道,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感慨。
姚姨娘此前她因犯了事被禁足了整整半年之久,可她並未吸取教訓。
她又妄圖弄出些么蛾子來吸引溫昌柏的憐憫。
崔氏一直留意著家中的動靜,當她察覺到溫昌柏似乎有所動搖時,心中一緊。
她不能讓姚姨娘的計謀得逞,否則府中又將不得安寧。
於是,她立刻匆匆前往溫老爺的書房,將姚姨娘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知,並請示溫老可否將姚姨娘送出去。
畢竟姚姨娘也算是溫老爺的血緣之親,崔氏即便身為大奶奶,在這事也斷不能擅自做主,雖說姚姨娘是自己院裡的人。
溫老爺皺著眉思索片刻後,果斷地開口道:“將她送去族地。”
在大戶人家,通常會將犯事的家眷送去莊子上關起來,讓她們在那裡思過。
可溫家即便到現在,也還沒有富貴到能在京城中置辦起莊子的地步。
只能選擇將姚姨娘送去溫家族地,那裡雖然人多眼雜,是非也多,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家中主事的決定之後,崔氏便著手安排將姚姨娘送走。
而後,溫昌柏當初得知此事後,立即前來質問崔氏。
崔氏從容的表示這一切都是老爺的決定,自己只是奉命行事。
溫昌柏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無法改變什麼,只能灰溜溜地離開了。
從此,溫家再也沒有聽到溫昌柏提起過姚姨娘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