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應允,各方勢力又開始蠢蠢欲動。
又有人陸陸續續地站出來,各方勢力的大臣們紛紛推薦他們所認為的“合適人選”,來填補沙洲以及甘州各處的空缺職位。
而溫老爺、崔老爺以及崔大舅,如今正聽著群臣的議論。他們的心思全然不在那些眾人爭搶的官位之上,滿心牽掛的是正在甘州做事的溫以緹。
要知道,甘州之後的動向可是和溫以緹息息相關。
若聖上派去的人不好相與,那勢必會給溫以緹帶來影響。
與此同時,溫老爺身邊也有官員知曉,在此次一戰中,除去安遠侯和那個倒黴的知州,溫以緹在其中的功勞不可小覷。
他們紛紛輕聲在溫老爺身邊賀喜。
溫老爺只是笑著微微點頭,神色卻依然凝重,沒有過多地同他們討論,只是心裡漸漸的擔憂起來。
而後,朝堂上的風向竟漸漸有些轉變。
有人突然提議讓溫以緹歸京,放下手中擔子。他們聲稱,溫以緹身為一介女官,能力有限,做到至此已是頂天亦不能再多進取,理應交給其他人去處理。
這是看上了溫以緹的位置,想要赤裸裸地竊取她的功勞!
而群臣見狀也是在片刻的怔愣之後,才突然反應過來,他們竟忘了還有這麼一個關鍵人物。
頓時,彷彿找到了新的目標,紛紛開口附議。
“陛下,那女官一介女流,雖有幾分功績,但畢竟能力有限,這西北之地的重任,還是應當交由更有能力的男子來擔當。”
一位大臣捋著鬍鬚,眼神中閃爍著算計。
“陛下,那女官在甘州的作為雖值得讚賞,但女子終究不宜在朝堂之上佔據重要位置,歷朝歷代也從未有過女子在朝堂擔任要職之先例。”
“陛下,女子參政,實乃牝雞司晨,有悖綱常。且女子天性柔弱,難當大任,恐難以勝任朝堂之重責。懇請陛下明鑑,三思而行。”
一時間,那些原本爭奪其他官位的勢力,也紛紛將矛頭轉向了溫以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