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不小了啊…
可看到關於三房孫氏時,溫以緹的眉頭挑了挑。
在祖母生病之前,孫氏這身子就已經不利索了,等到崔氏寫信送往甘州之時,孫氏竟已經病得下不來床了。
溫以緹不禁輕輕嘆了口氣,暗自琢磨著,也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孫氏平日裡就是個能鬧騰的主兒,如今這般狀況,著實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她使出的苦肉計,還是真的生了重病。
若是苦肉計,那家裡怕是又要不得安寧了,可要是真病了…唉,那也實在是無能為力。
這些年若不是劉氏在上頭壓著,還有看在一雙嫡出兒女的份兒上,溫昌茂早就休了孫氏了。
而轉眼間年關已過,家中也開始為諸多事宜忙碌起來,其中最讓眾人掛心的,便是大房的溫英珹、溫英衡以及三房的溫英捷下場應試的事兒了。
溫以緹看到這兒時,先是一愣,隨後細細一想,倒也覺得在情理之中。
可不是嘛,大哥哥和二弟弟都是這個年紀下場的。
祖父讓他們去試一試,也是正常不過的安排了。
崔氏又提到夫子對他們幾個兄弟的評價。
溫英珹和溫英衡今年下場,透過的機率還是挺大的,尤其是他倆這陣子讀書越發刻苦用功,那股子認真勁兒,任誰見了都得誇上幾句。
可溫英捷的情況就不太一樣了,怕是還得再熬上幾年才行。
溫老爺說過,家中除了大哥哥溫英安之外,也就只有溫英珹的天資算得上是不錯的了,
只是從前那頭腦太過活絡了些,活脫脫像個沒長大的熊孩子,一刻都坐不住。
平日裡在書房裡,沒一會兒功夫,就開始左顧右盼,要麼擺弄擺弄桌上的筆墨紙硯,要麼悄悄朝著窗外張望,心思早就不知道飄到哪兒去了,為此可沒少被溫老爺和溫昌柏訓斥管教。
不過,自從溫以緹進宮之後,溫英珹倒是像變了個人似的,性子沉穩了不少,讀書也漸漸上了道,成績有了明顯的起色。
而溫英衡呢和二弟弟溫英文倒是有些相似,屬於天資不算出眾,全靠著自身的勤勉來彌補不足的。
自己沒有過人的天賦,便比旁人更加刻苦努力,那股子克己好學的勁頭,就連夫子見了,都忍不住連連點頭稱讚,覺得這孩子著實讓人省心。
對此,崔氏心裡自然是滿意得很,大房的這兩個兒子,都還算有模有樣,比起三房那個整天調皮搗蛋的溫英捷來說,那可真是強了太多了。
而前幾個月溫英衡竟風風火火地跑去尋崔氏,說自己想找個武夫子習武。
崔氏當時聽得一愣,心裡直犯嘀咕,他們溫家向來可是規規矩矩的書香門第,這是頭一遭有孩子提議要學那拳腳功夫的。
溫英衡看著崔氏那驚訝的模樣,趕忙解釋,說他從小體弱,怕身體以後過不了科考的苦,便想著學些武藝,也好強健一下自己的身體。
崔氏聽了這話,倒是覺得有幾分道理,猶豫了一下,便把這事告訴了溫老爺。
溫老爺聽後,倒是十分贊同,覺得孩子有強身健體的想法是好事,當下就決定在家中請一位武夫子來。閒暇時分,幾個兄弟便跟著武夫子一塊學武。
溫英珹本就對武學很是感興趣,可溫英捷和溫英林就不一樣了,他倆對這實在是提不起什麼興趣,每次上課都苦著個臉。
沒少聚在一起,對著溫英衡陰陽怪氣地抱怨。
年後家中會有一樁樁事兒,不得清閒。
溫以如和溫以容已經到了及笄之年,婚事便成了當下家裡的重頭戲。
溫以如已經順利定了親事,可溫以容這邊卻還沒個著落呢,這可把小劉氏給急壞了。
畢竟二房日後還得回京,溫昌智一提議給容姐兒在任上尋人家,小劉氏便連忙阻攔,她是一萬個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遠嫁的,因此立即往家裡遞信,讓家中給溫以容在京城尋個好郎君,
原本劉氏是想著自己親力親為,好好操持孫女的婚事,可那段時間她身子骨突然就垮了下來,只能整日躺在床上,連起身的力氣都沒多少,更別提去操心那些。
沒辦法,劉氏只好把這事兒託付給了崔氏。
可崔氏這邊也正忙得焦頭爛額呢,她今年還得忙著給溫英文相看人家。小劉氏又給她塞了這麼個燙手山芋,她心裡別提多無奈了,沒少在信中暗暗跟溫以緹唸叨抱怨。
甚至又讓溫以緹在甘州遇到有合適的姑娘,到時候記得寫信告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