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阿諾爾失衡的空檔對他發起了攻擊。
此時大多觀眾還沒能從阿諾爾進攻中回過神,他們才剛剛將頭轉向劍豪的方向,就發現兩人又一起衝到了阿諾爾原本的位置。
別說是給他們支援的選手加油助威了,他們連發生了什麼都沒能看清。
有些腦子慢的,甚至還以為兩名選手消失了。
等到他們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雙眼重新鎖定了目標,阿諾爾和劍豪都已經刀劍碰撞10多回了。
,!
作為少數觀察了全程的人,我也不由的重新審視起了他們的實力。
在我的感覺中,阿諾爾的威脅遠大於劍豪,但在賽場上,劍豪卻成功壓制住了阿諾爾,甚至於到此刻為止,都沒有露出一絲的破綻。
我的觀察沒有出錯,他也沒展示出什麼神奇的底牌,也沒有使用什麼華麗的劍技,所依靠的不過是純熟無比的劍術。
雙手長劍,作為最常用的武器,不管是多麼華麗的招式,其本質無非也就是劈、刺、砍、格、撩這5大種,但這5種最基礎的招式之間,卻有著千變萬化的組合。
比如最基礎的刺擊,在刺出一劍後,由於需要將劍與伸出的手臂收回,往往會露出一個破綻。
為了避免此時被攻擊,很多人都會選擇透過快速後退,拉扯雙方的距離來避免被攻擊,這種策略應付常規的敵人還算實用,可在高手面前,此時便是進攻的最佳時刻。
他們會利用對手收劍時無法發力的特點,撥開對手的武器,同時利用敵人後退的空隙,瞬間完成突進,趁著敵人中門大開,一舉完成斬殺。
又比如最基礎的劈砍,不管你是從上往下的豎劈,還是從利用身體發力進行一次斜砍,都會在攻擊結束時,留下一個破綻。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都說,人在進攻時最容易露出破綻。
而在劍術高手眼中,這種破綻雖然無法避免,卻並非無法化解,而他們最擅長的手段,便是不去收回攻擊,而是用不同的招式進行銜接。
這位特拉法爾劍豪就是如此做的。
他在進行一次朝向阿諾爾脖頸的揮砍時,被阿諾爾躲開了攻擊,此時特拉法爾並沒有選擇將劍抬起,而是扭轉劍身,立刻朝敵人右肩的方向撩起一劍,既可以進一步壓制敵人的空間和反應,也能將武器重新抬起,為下一次攻擊做準備。
現在特拉法爾手中長劍又一次回到了高位,不管是發動豎劈,橫砍,亦或是進行突刺,都沒有任何障礙。
只是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猛的將劍砸向了敵人的武器,將其強行撥開,以此成功了對手格當的姿勢,而緊跟著的,便是一記劍柄砸擊,成功擊中了敵人的胸口。
在盔甲的保護下,這次攻擊未能造成太多傷害,但還是讓阿諾爾後退了幾步,而特拉法爾抓住機會,又緊跟著貼了上去,接連3次強攻,成功的在阿諾爾的臉上留下了一道傷痕。
似乎是感受到了威脅,阿諾爾果斷使用劍技,以一道強橫無比的劍氣,強行逼退了劍豪,為自己爭取了一段喘息的時間。
兩人距離被拉開,場面再度回到了對阿諾爾有利的一面。
阿諾爾身上再次爆發出湛藍色的光輝,速度驟然提升,這次他沒有再發動捨身攻擊,而是憑藉著速度優勢,與劍豪進行騷擾。
他並沒有直接衝向劍豪,而是繞著對方開始轉圈,逼著劍豪跟著他一起轉身。
如果劍豪沒能及時扭轉身體,亦或是在旋轉時平衡受到了影響,他就會立刻發動襲擊,不論是否打中,都會立刻撤回。
很正常的戰術,換我是他,也會這麼幹。
剛剛的戰鬥,說明特拉法爾作為劍豪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可他的身體素質卻並不強悍,起碼在我眼中是這樣的。
雖然他們勢均力敵的打了幾劍,但特拉法爾並沒能一舉拿下阿諾爾,就說明他缺乏一擊必殺的招數,現在阿諾爾已經熟悉了特拉法爾的招式,再加上兩人之間顯著的速度差,接下來的戰鬥將會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
我默默的在心中估算著,但很快就被打臉了。
阿諾爾被人稱為雷光,速度自然是快到極致,按照我原本的預判,特拉法爾應該是會選擇格擋反擊,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反倒是進行了後撤閃避。
對於身穿重甲的戰士來說,閃避真的不是一個好選擇,笨重的盔甲不但會拖慢速度,更是會遲滯身體的靈活性。
但就在阿諾爾選擇追擊的一剎那,我突然明白了特拉法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