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種狀況持續到一定程度後,被施術者就會徹底喪失自我,成為一個完全聽命於施術者的傀儡。
由於祝福的來源是愛,所以施術者本身是想要保護被施術者的,這種無私的情緒會減緩變化的過程,被施術者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會出現行為上的改變,如果早日發現,還是能夠及時解除的。
可糟糕的是,會在祝福中殘存私念的人,往往就是性格偏向於自私的那種人,比如控制慾過於強勢的父母,將另一伴視為自己私有物的情侶等等。這就導致他們會因為被施術者的行為變得更加順從自己而感到高興,很難在第一時間察覺到被施術者的異常。
等到被施術者徹底淪為傀儡,一切都無法挽回之後,他們才有可能察覺到問題。
在一系列悲劇的發生後,祝福又被法師們視為了禁忌。
可還是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比如龍巫教,對於這種可以完美操控別人的能力產生了興趣,開始專門研究起了這種有副作用的祝福,並專注於其中的控制效果。
只是,無論怎麼研究,他們都繞不開施展祝福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施術者和被施術者,雙方都得愛著彼此。
想要施展祝福,必須要施術者對被施術者產生強烈而又純粹的愛意,否則祝福根本不會成功;同時被施術者也得能夠回應這份愛意,否則祝福的效果就不會變強,人格的轉變也就無從談起。
也就是說,不管他們如何研究,都只能選擇對自己人使用這種能力。
那這還有個屁用呀!
但龍巫教別的可能一般,但在魔法研究的領域,就算是精靈也無法與之媲美。
經過一代代的研究,龍巫教也找到了可以跳開祝福條件的辦法。
那就是繞開願力,直接對靈魂下手。
首先,他們先是模擬祝福的方式,找到了一種利用扭曲的愛意而產生的特殊詛咒。
與祝福所用的純粹愛意不同,這種詛咒所用的愛意,則更偏向於自私,侵佔,掠奪,破壞,而這樣的情感自然無法得到回應,但龍巫教自有辦法。
第二步,他們會近乎摧毀被施術者的靈魂,使其恰好達到靈魂即將消散的邊緣,隨後由詛咒師的靈魂吸收這些分離的靈魂殘片,再對被施術者進行救治。
第三步,讓詛咒師與被施術者共處一段時間,由於靈魂渴望迴歸一體,被施術者會本能的對詛咒師產生好感,而這些情緒會被詛咒所利用,視為回應了詛咒中的愛意。
詛咒一旦獲得回應,就會不斷變強,這份扭曲的愛意也將逐漸轉變被施術者的人格,使被施術者成為一個對詛咒師言聽計從的傀儡。
更可怕的是,與傳統的詛咒不同,這種詛咒在成長時所依賴的,完全是正面的情緒,所以即便是神術,也無法破解詛咒的效果。
除非被施術者本身有著極為強悍的意志,能夠在徹底被轉化前殺死施術者,否則這套扭轉靈魂的方式幾乎無解。
不過這些詛咒也有極大的風險,詛咒師想要詛咒成功,就必須要先對被施術者產生扭曲的愛意,而扭曲的愛意也是愛意,再加上其體內有著對方的靈魂,詛咒師其實也會受到被施術者的影響。
如果詛咒師本人的意志比被施術者要弱小,亦或是在扭轉靈魂的過程中,詛咒師本人心中誕生了無私的愛,那麼詛咒的效果甚至會產生扭轉。
比如創造了這套詛咒的龍巫教祭司,他是個冷血無情的龍裔,自私而又殘忍,為了完善這套詛咒,他親自對一名女性奴隸施展了此術。
為了能夠最大化發揮出詛咒的效果,同時也是為了加快轉變的速度,這位祭司開始親自照顧起對方的生活起居,而在雙方相處了一段時間後,變故發生了。
奴隸逃走了,而祭司則死在了自己的房間內。
大家都以為是奴隸殺死了祭司,隨後逃出了龍巫教的地盤,可他們又無法想象一個普普通通的奴隸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直到他們檢查了祭司的實驗日誌,才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一開始日誌上還都只是正常的研究記錄,但很快就變成了瑣碎的日常,再往後便是一段不合身份的對未來生活的暢想,漸漸的,日誌裡的內容開始變的混亂,只是透過字跡,便能看出其主人狂躁的心情。
祭司已經不再追求實驗,或者說,他想要停下。
他是高貴的祭司,有著崇高的地位,強大的力量,他可以讓她從奴隸變成正常人,可以讓他們的孩子獲得優秀的教育,他們可以擁有美好的未來!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