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電話後,李二寶就在養老社群裡溜達。
不得不說,住在這裡,別說是老年人,就算是年輕人,也都流連忘返。
環境,地理位置,還有接下來配套的完善服務。
連李二寶都想住在這裡了,這簡直就是個小型社群,還是那種,要什麼有什麼,而且品質很高的那種。
他拍了幾張照,發給了楊久仁的醫護,讓她給老楊看看,這環境怎麼樣。
很快,張紅美迷人的身影,就出現在了養老社群。
她一邊走,一邊摘下墨鏡仔細觀察。
最後來到李二寶面前,才有些稱讚:“看來是我小瞧你了,之前在我心裡,你一定會把養老社群搞成暴發戶特色,沒想到,居然這麼典雅。”
李二寶聞言無語:“你是誇我還是罵我,為什麼覺得我一定會把這弄得跟暴發戶一樣。”
張紅美輕笑,說道:“這裡環境真好,我是真沒想到你會把這裡弄這麼好,就這些環境,光是拍影片和照片出去,就能火遍南都了,連廣告都不需要。”
“是啊,我剛才來的時候也被嚇一跳,沒想到這些人的動作這麼快,環境好的,連我都想住在這了。”李二寶點頭。
“所以呢,你喊我來就是為了顯擺你的成績嗎?沒有其他的事?”張紅美看向李二寶。
她瞭解這個傢伙,不是炫耀的人,肯定是遇見什麼難事了,才來找自己。
“嗯,是這樣,現在硬體是搞定了,軟體問題還沒解決。”李二寶開口。
“什麼軟體問題?”張紅美問道。
“就是這裡的醫護人員,目前整個療養社群,大概能住進來七百多名老人,平均每位老人兩個醫護人員的看護標準,光是專業的護理人員,就得一千四百多人。”
“還不算其他的理療師,中間的各級更高階職業水準的專業人員,還有康復師,這些亂七八糟的。”
“初步空缺兩千人,我在發愁,要去哪找這兩千個懂專業的進來。”
“而且中間還不能拉火車,今天進來十個,明天二十個,下個月三十個。”
“要找就找齊,直接開業。”
“但是,這似乎很難實現。”李二寶說道。
趙磊的顧慮他剛才認真考慮過,確實是這樣。
找齊兩千人不難,花個一年半載的,總能湊夠這麼多人。
可在湊夠這些人之前,養老社群要怎麼開業呢。
他不是自大,是需要考慮一旦養老社群開業,就人員爆滿的問題。
到那個時候,再和他們說:不好意思,因為準備不充足,我們人手不夠,要不您還是先回家,半個月再來看看?
儘管很多養老院,因為房間和人手問題,就是這麼幹的。
當初老楊要訂的那間江邊養老院,就是得排隊,後來還是花高價進去的。
可李二寶不想這樣。
濱海療養社群,從開業的當天,他就要把招牌打出去。
一定要把濱海療養社群,塑造成一個無論是專業,環境,實力,還是底蘊,都足夠過硬的養老社群。
要讓那些願意把老人送進來的家屬,足夠安心,讓老人住得踏實。
決不搞飢餓營銷,排隊加錢的那一套。
這是李二寶人生中,第一個大事業。
李二寶要搞,就要把它給搞好。
不萬事俱備,絕不開業去消耗市場對自己的耐心。
所以,這個問題,他打算問問張紅美的想法,畢竟當初在省城,自己答應給張紅美一點股份。
張紅美,也算是股東之一了。
“嗯,這樣啊,其實問題不難,但你首先要改變你自己的想法。”張紅美說道。
“什麼想法?”李二寶一愣。
“就是兩個看護,一個老人這個標準,是絕對行不通的。”
張紅美說道。
“為什麼?”李二寶不解道,兩個看護負責一個老人,難道不是能讓客人更好地感受到服務麼,也符合他一開始建立療養社群的初心。
“很簡單,兩個看護照顧一個老人,看護都是專業人士吧?一個月你給她開多少錢?五千不算高了吧,以咱們養老社群目前的標準來看。”
“那兩個看護,一個月就是一萬。”
“除去兩個人的工資,還有在老人身上其他的開銷,一個月最少就是兩萬起步的入住標準了。”
“按照住滿七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