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哎呦,老許,這麼一大包東西,誰寄來的?”
“我家清清。”許父笑著回答道。
“許清呀,不是下鄉了?寄了什麼東西,寄這麼多。”鄰居十分好奇。
“我也不知道寄了什麼。”許父說完,朝著樓上大喊一聲,然後許華下樓來了。
兩父子一人扛了一個大包裹上樓去了。
回到家裡,一家人開始拆包裹。
許靜:“我這一袋子是板栗。”
羅母:“是松子。”
許華:“幹蘑菇。”
許父:“兔子、鳥、肉。”
羅母:“這還有一袋白麵。”
許華笑道:“還有一封信。”
“快念來聽聽。”許靜催促道。
親愛的家人們:
你們還好嗎?
我已經適應了知青的生活,每日充實的生活,讓時間過的很快。
向陽大隊的老鄉們熱情和善,向陽大隊靠山靠水,自然資源豐富。
給你們寄的野果野味,就是我在山上撿的。
……
……
……
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女兒:許清
1975年10月20日
“姐姐的生活感覺好有趣呀。”許靜心想,要不是然等她初中畢業了,也去下鄉算了。
“你就看到了有趣,你沒有看到你姐累。”羅母心疼道:“每天下工了,還去山上撿野果,要撿多久,才能湊到這麼多。”
“怕是你姐一點沒有留,全部給我們寄回來了。”
許靜:“要不然我們給姐寄點補身體的東西?”
“也不是不可以。”羅母開始考慮,要買點什麼東西寄過去了。
“媽,妹妹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們不要寄東西過去,她什麼都不缺。寄過去,她沒有時間去公社領呢。”
“媽,你還是把東西分一下。妹妹說了,讓我們給爺爺大伯他們都送一點去。”
羅母點點頭,開始分配東西。把東西分好後,讓許華和許父分別去送。
羅母則是在家裡煮板栗,等煮好後,把板栗分給了鄰居們吃。
周圍的鄰居,都是許父一個廠區的同事們。
所以分給大家嚐嚐味道。
鄰居都挺高興的,紛紛誇讚許清能幹。
下鄉了,還能給家裡掙東西回來。
有的同事還在想著,要不要把家裡的孩子也送去下鄉,但是想到自家的孩子不是吃苦的人,掙工分養活自己怕都困難。
在忙忙碌碌時間飛逝,現在已經到1977年2月份了。
因為天冷了,他們新知青被分配打柴。
打一天的柴,許清能夠掙到4工分。
打柴的時候,許清每日都會多打一些放在儲物戒中。
等打柴回到知青院,許清下廚做飯,陳正燒火。
兩人配合了幾個月,現在做飯有了默契,做飯速度和味道都提升了。
“吃飯了。”許清大喊一聲,舒惠玲他們陸陸續續的出來了。
“又是白菜燉粉條呀。”羅美珍嘆氣道。
“現在冬天,你還吃什麼新鮮蔬菜不成。”陳州雖然嘴裡反駁了羅美珍,但是心裡也在哀嚎,他吃夠了白菜燉粉條了。
舒惠玲開口道:“明日我去公社,到時候弄點新鮮蔬菜回來。”
她空間的菜收了一茬一茬又一茬,現在都堆放不下了,明日她要去找劉哥,把蔬菜都給賣掉了。
這劉哥是黑市的頭頭,本來她不想找黑市的,但是空間作物成熟的太快,集市賣,只能賣一點,積壓的蔬菜糧食太多了,只能找黑市賣掉。
“你不會又去黑市吧。”羅美珍小聲道。
“嗯。去買點菜,沒事的。”
“能不能帶我一起去?”羅美珍對於黑市挺好奇的。
“不行。”舒惠玲搖了搖頭。
周秉和麵無表情,對於舒惠玲去黑市的事情,他之前勸說過,但是無果。
為此,他和舒惠玲還冷戰了許久,現在他都不想去管她了。
之前因為腳踏車的事情,他懷疑過惠玲怎麼忘了一些事情。可是後來他試探了一下,小時候發生的事情,惠玲都知道,只是一些小事情,她不記得了。
不過周秉和還是覺得舒惠玲性子變了不少,因此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