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的李世民,已經不屑於去做一個傻大方的天可汗了,他的眼裡,只有番邦各國的錢財、資源以及土地。
這不,頡利下葬後的第二天,李世民便召集了李愔以及一眾大臣,商討起了關於治理北方草原的事情。
在當年覆滅突厥之後,李世民便將突厥人的諸多部落和草場,劃入了大唐的統治範圍之內。
但是,由於農耕社會與遊牧社會的巨大差異,朝廷和官府並不能對草原做到有效的統治,所以,直到現在,草原上的各個部落仍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這對於如今的李世民來說,那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畢竟,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到改變草原那惡劣的生存環境。
如今,環境威脅論,已經深入人心。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那些部落之所以安分守己、按時朝貢,那是因為大唐現在很強大,可一旦將來大唐國力有所下降,那些部落定然會再次與大唐為敵。
緩緩掃望眾人一眼,李世民面色凝重的說:“諸當初朕之所以留下頡利並對其予以優待,就是為了安撫突厥各部,讓他們老老實實的為我大唐牧牛放馬。
而今頡利已經死了,突厥各部的頭領,想必也會生出一些異樣的心思。
諸位不妨說一說,朝廷接下來該怎麼做,才能徹底解決草原上的後患!”
“陛下,臣以為,草原之患,在於其生活不穩,只要我大唐能夠保證他們衣食無憂,他們自然不會生出其他的心思。”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唐儉,他也研究過那本《環境威脅論》,自然也清楚草原之患不在人、而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