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官邸的院門前。
看著百姓們那一雙雙淳樸與誠摯的眼睛,李愔呀從中感受到了一眾百姓們,那份發自內心的感恩與崇敬。
難怪歷史上會有那麼多,不顧自身性命與榮辱,也要保家衛國、為民做主之人。
其中心懷大義是一方面,但百姓們的淳樸、善良,或許才是他們要堅定守護的東西吧。
心中感動之餘,李愔也不顧侍衛那擔憂的眼神,徑直上前將一位老人扶起。
“老人家、諸位鄉親,你們這是做什麼?本王何德何能,竟得如此相待?”
李愔的言語之中帶著一絲慚愧,他此來賑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那幾大家族的針對,讓他不得不趕鴨子上架。
在賑災期間,他雖然也對這些災民心有同情,但更多的卻是出於自身的考慮。
自己懷有目的的行事,卻換來了百姓們最誠摯的感恩,兩相對比,他又怎能不感到慚愧?
“殿下,若不是您帶人趕來賑災,我等絕無活命的可能。
雖說我等是靠著做工賺錢活下來的,但若沒有您給我們這個機會,我等之人,怕是到現在也只是一群災民而已。”
“是啊殿下,您眼下讓我們活了下來,未來還能活的更好,您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啊!”
“沒有您,就沒有我們了……”
周圍的百姓們,也紛紛開口,向李愔表達著他們的感恩之情。
他們這些人,懂的道理不多,誰對他們好、誰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那他們就愛戴、擁護誰,還是拼出性命的那種。
感受到眾人的那份誠摯,李愔也不由大為感動,心中縱有萬般言語,但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最後,李愔只是衝著人們揮了揮手,然後一臉笑容的上了馬車。
在金吾衛的護送下,李愔的馬車,緩緩的朝著魏州城外駛去。
“殿下多多保重!”
“期望殿下能夠再來!”
一路行進,百姓們那不捨的聲音不斷的飄入李愔的耳中。
掀開車簾,看著沿途街道兩旁的人影,李愔的雙目竟不知不覺的溼潤了起來。
不得不說,李愔非常享受這種萬民愛戴的感受,但在享受的同時,一股沉甸甸的壓力,也是讓他有著無所適從。
原本只想做一個閒散王爺、逍遙此生,結果到了現在,卻感覺自己好像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了。
“唉!”
暗自嘆息一聲,李愔隨即放下車簾,不再多做他想。
回京的途中,除去那長長的運送財物的車隊頗惹人注目之外,其他的一切倒也頗為順利。
十一月二十日。
經過大半個月的行路,李愔一行人,也終於回到了長安。
“哈哈哈,好啊,好,他們總算是回來了!”
接到通報之後,李世民也開心的笑個不停。
一旁的長孫皇后笑著說:“二郎,這愔兒離京也才不過兩月而已,您這樣子,怎麼像是多年未見似的?”
“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嘛,之前那個逆子在京的時候,朕還覺得沒怎麼樣,他這一走,朕還覺得空落落的!”
李世民也是笑了笑,當著長孫皇后的面,也是毫不掩飾自己對李愔的喜愛之情。
長孫皇后卻是抿嘴一笑,“二郎,你這怕不是想兒子,而是想兒子給你賺的錢吧?”
李世民嘴角一抽:“這是什麼話?為夫是那種只看錢,不看兒子的人嗎?”
長孫皇后笑了笑,隨即轉移話題,“好了二郎,愔兒他們此次賑災,不僅安撫了災區百姓,還透過新的賑災方式,徹底解決了災後的安置事宜,於國於民可謂是勞苦功高,您應派一大臣前往迎接才是!”
“嗯,說的是!”
李世民點點頭,隨即扭頭看向一旁的高畫質:“剛好今日休沐,你去通知太子,讓他代朕,前去迎接慰問一下賑災使!”
高畫質聞言沒有動彈,而是面露遲疑的說:“陛下,太子殿下今日一早就去城東,迎候梁王殿下了!”
“哦?”李世民眉頭一動,“他自己去的?”
高畫質深吸了一口氣,低著頭說:“不止太子,就連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左右侍郎、御史臺的御史,還有齊國公、宿國公以及其他的公侯子弟們,凡是不當職的,差不多都去了……”
聽到這話,李世民也不由眼皮一跳。
好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