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的腳步,更迭著四季的風景,也改變著一個人的外貌。
此時的魏廣德,已經不是兩年前那樣,現在的他身體已經長高了不少,因為家庭條件的優渥,讓十六歲的魏廣德身體條件已然超過了這個時代大部分人,更何況他還是出身在軍戶家庭。
因為缺乏參照物, 魏廣德並不知道此時自己的身高是否已經達到1米7以上,但是走在街上,大部分人都比他矮卻是很明顯的。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把江西四大書院都走了一遍。
魏廣德可不是純粹的理學派,他對心學並不排斥,或許是後世的白貓黑貓論深得他心,在現在的魏廣德看來,不管是心學還是理學,只要能幫助他科舉進步,那就是好的。
今早起來,魏廣德在自己的小院花園裡照例打了一趟拳,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武功,就是家裡傳下來的一套拳腳功夫,講究大開大合,招式狠辣。
這是魏廣德十四歲的時候才跟著父親學的,因為祖傳的軍中功夫,所以並不要求什麼童子功,什麼從小練起, 太小練習反而對身體不好。
剛打完拳,魏廣德脫下身上的對襟衣服, 旁邊的侍女遞上熱毛巾,魏廣德在身上擦了擦, 就在這個時候,自己的小廝張吉從外面進來,走到魏廣德身前躬身說道:“少爺,勞公子來了。”
“在前面?”
魏廣德把毛巾遞回去,隨口問道。
“是的,勞公子在外院堂屋那裡坐下,我讓人送上茶水。”
張吉答道。
“你先過去伺候著,我換件衣服過來。”
魏廣德對他說道,轉身就往屋裡走去。
魏廣德回屋,自然是要換上一件道袍出去見客,穿著自己居家的對襟衣服,是有失禮數的。
雖然到了明朝已經好幾年了,可是對於這時代人的穿衣,魏廣德還是有些許不習慣。
就魏廣德先前所穿的對襟衣服,其實就類似後市的襯衫,選用上等松江棉布製成,只是樣式和現在絕大部分男子服飾區別巨大。
這時代的衣服,女子的到是很隨意,當初朱元璋更多的是規定男子的穿戴, 對女裝服飾的要求相對寬鬆不少。
這時代男裝,大多都是斜襟,或許古人覺得這樣可以遮住肚子不易著涼吧。
魏廣德是這麼理解的。
話說找人做對襟衣服,魏老爹看到後,還一度以為魏廣德對軍伍上心,想要棄文從武。
沒辦法,當初魏老爹可是把俞大猷這個秀才參將在家裡是使勁吹捧過的,剛好現在自家兒子也是秀才,魏老爹還真怕魏廣德也有樣學樣,跑去當兵。
至於魏老爹為什麼這麼想,那就是因為看到魏廣德在家裡穿的衣服了。
明朝軍隊衣服的制式,不少都是對襟,比如常服鴛鴦戰襖就是對襟,這麼設計主要是為了穿戴方便。
鎧甲的樣式,大多也是對襟,這樣方便放置。
所以看到魏廣德在家裡穿對襟衣服,難免不讓他老人家多想。
魏廣德花了不少口舌才讓他相信魏廣德這麼做衣服,只是為了方便,可不是想要去當兵。
換好衣服,魏廣德來到前面和勞堪見禮後坐下。
“為兄這次來,就是邀老弟今晚出去耍耍,順便大家商量下,什麼時候動身去南昌府應試。”
閒話幾句後,勞堪就說明了這次過來的原由,為了八月鄉試來的。
“我沒什麼,隨時可以動身。”
魏廣德笑道,“行,晚上邊吃邊聊,要是不想坐車,我從衛所裡要條船過去也是一樣的。”
“真要坐船,一條怕是不夠,這次過了科試的可是二十多人,大家應該都會去南昌。”
勞堪笑道。
“一條不夠就多要幾條,總要把人都帶去,都是我九江計程車子,前途無量,衛裡不會不給情面。”
其實僱船去南昌也花不了多少銀錢,找九江衛要官船,可不就是為了一路上安全。
這兩年江西雖然沒有發生前年的大旱,可是依舊是天公不作美,只是災情沒前年那麼嚴重。
這樣的市道下,南北各地多出不少盜匪來,鄱陽湖自古就成了水匪據點,水路也是非常不安全。
而朝廷專為剿滅水匪成立的南湖營,近些年的戰績也是不佳。
對於他們這些要趕考的讀書人來說,坐船走水路,自然是最好的,不用經受馬車的顛簸,還可以在船上看書、討論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