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問案(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升堂以後都正襟危坐,一言不發,把整個大堂都交給了刑部尚書王之誥。

隨著他一拍驚堂木,“啪”一聲脆響後,對著堂下衙役喊出“帶人犯”,今日的會審就正式開審。

魏廣德和旁邊的張居正都是靜靜坐在那裡,只是眼睛已經看向了大堂門口,隨著王大臣被兩個東廠番子架進來,身後左右傳出一陣小小的雜亂。

對於這裡的官員來說,他們大部分都是今日第一次見到這個欽犯王大臣。

好吧,其實就算當初魏廣德、張居正曾經看到過他,可也僅是匆匆一瞥而已,印象也是不深。

何況當時人還被壓著,也看不到臉和身形。

現在再看到,確實像個當兵的,身形孔武有力,還透出一股憨直的味道,確實是戚繼光選兵的苗子。

戚繼光選兵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油滑之人不要,他就喜歡憨直一些的,好操練,戰場之上也聽話。

就王大臣給魏廣德的第一印象,說他以前是戚繼光的兵,魏廣德還真就信了。

現在魏廣德在心裡只希望王之誥上來直奔主題,別問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免得牽扯到戚繼光身上。

雖然在開堂前,魏廣德私底下已經和王之誥、陳一鬆說過這個事兒。

至於葛守禮那裡,還是算了,老頑固,根本就是個不講情面的人。

在魏廣德等人看來,今日的堂審應該就是一個過場,畢竟人一直被東廠看押著,就算到了這個時候,刑部的人都碰不到王大臣的衣服。

沒看到人被架進來左右都是東廠番子。

或許,張居正也是這麼想,所以也和魏廣德一樣,氣定神閒等著這玩笑似的審問過程結束。

可是,事件的發展,卻有些出乎意料。

王大臣被帶上大堂後,不管是王之誥還是葛守禮,亦或者陳一鬆都沒有說話,就連奉旨審案的朱希孝也只是坐在一邊,就看著刑部兩個衙役上前,直接越過兩邊的番子把王大臣按壓在地。

隨後,兩側又走出手持水火棍的衙役

魏廣德知道,這是衙門裡的潛規則,打板子。

不管對錯,先把人按住打一頓,後面說話自然就老實起來了。

微微低頭,魏廣德可不想看著一個大老爺們被拔掉褲子,光著屁股挨板子,再一頓吱哇亂叫。

這番架勢,傻子也知道是要幹什麼,這就是衙門裡要打板子的待遇。

就在刑部差役要拔掉王大臣褲子的時候,王大臣抬起頭,對著堂上坐著的官員大叫道:“許我富貴,怎麼棒掠於我啊?”

這聲大叫有些突兀,但是瞬間大堂兩側的官員都一陣騷動,魏廣德也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王大臣,完全沒想到人犯上堂第一句話居然會是這個。

不得不說古代衙門審案,有些潛規則是真的有效,就比如這開堂審案前的殺威棒。

在古代,有一項如今看起來很奇怪很不符合人性的潛規則,那就是如果要去官府衙門擊鼓鳴冤的話,要先吃一頓“殺威棒”,這個數量其實沒有明確的說法,幾下也可以,幾十下也沒問題,全看官老爺心情好壞,畢竟是潛規則。

至於為何古代有這麼一個潛規則存在,那主要也是衙門為了少些麻煩而定的。

中國古代制度裡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民不舉官不究”,不管多大的事兒,只要沒人告,官府一般不會主動插手民間糾紛。

當然,殺人掠貨這樣的嚴重案子除外。

中國古代的王朝,一直都是小政府主義,一個地方官不僅要管理好地方,還要操心民生等,自然力有不逮,根本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自然希望治下少點案子。

要是治下百姓為點雞毛蒜皮的事兒就要來衙門告狀,那官府就什麼也不用做了。

對於民間的糾紛,一般都是裡甲和族長之類的非政府編制的人來處理,只有真正的比較大的事情才來官府報案。

那怎麼阻止小民為一點小事兒就騷擾官府,殺威棒就應運而生。

不怕捱打,那肯定就是大事了,否則事兒不大,當事人也不敢跑來告狀。

要知道,這打板子可不是小事兒,其中門道很多。

有些人捱了棒子,上點藥,第二天就可以活蹦亂跳。

而有些吃了棒子,不說臥床不起,需要長時間休養,甚至丟掉性命也是可能的。

今日的案子大不大,自然是大的,可這規矩已經千百年了,也是不能丟的。

魏廣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