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格,滿格,不好了,建州王杲帶著部下跑到咱們這裡來了。”
靜安堡中心一座豪華的大宅裡,一個部下匆忙跑進來,向裡面一箇中年人跪拜稟報道。
“王杲,他到我們這裡來做什麼?”
那中年人略微吃驚的說道。
“我看他們是被明軍打敗了,逃到咱們這裡來的。
他身邊只有十餘名護衛,其中有幾人身上還帶著傷,皆如喪家之犬般。”
那部下似乎也是讀過漢人書籍的,居然還能對自家首領用出成語,顯然不是普通的部下。
“被明軍打敗,那他身後可有明廷的追兵?”
那中年人皺眉問道。
“這個還不清楚,小人沒有看到。
但是滿格,既然王杲都逃到這裡來了,我想朝廷的官軍應該是已經拿下古勒城,不然王杲也不會跑到咱們靜安堡。
這裡可是哈達部的勢力範圍,我們和他王杲關係也說不上好。
以小人之見,應該是王杲慌不擇路才到的怎麼這裡。”
那人急忙說出自己的判斷。
“有道理。”
中年人在屋裡來回走動,幾圈後終於停下來,對他說道:“不準王杲進城,免得把明軍引到咱們這裡。
海西女真可不想和明人交戰,現在的王杲就是個災星,他不管跑到哪裡,明廷的官軍都會追殺過來的。”
中年人,正是此時海西女真哈達部酋長萬汗,明廷稱其為王臺。
萬汗姓納喇氏,始祖為納齊卜祿。
納齊卜祿的兒子是尚延多爾和齊,尚延多爾和齊的兒子是嘉瑪喀碩珠古,嘉瑪喀碩珠古的兒子是綏屯,綏屯的兒子是都勒喜。
都勒喜有兩個兒子:長子克什納、次子古對朱顏。
其中古對朱顏的兒子是太蘭,孫子布顏,布顏征服烏拉諸部,率眾在烏拉河洪尼處築城稱王,建立烏拉部。
布顏死後,他的兒子布幹繼承父業,布幹有兩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滿泰、次子布佔泰。
布乾死後,滿泰襲位,滿泰死後,弟弟布佔泰繼任烏拉部貝勒。
其子孫克什納,明朝嘉靖初掌管塔山左衛,在海西女真諸部中最強,忠於明廷,又因剿滅開原城外的山賊猛克有功,被授與“塔山前衛左都督”,賜金頂大帽。
之後不久,克什納被族人巴代達爾漢所殺,子孫逃散。
克什納有兩個兒子,長子徹徹穆,次子旺濟外蘭,克什納死時,長子徹徹穆之子萬汗逃到綏哈城,而旺濟外蘭逃到廣順關外的哈達河附近,成為首領,建立哈達部。
其實,女真諸部的烏拉部與哈達部實屬同祖。
萬汗在哈達建立哈達部後,朝廷就任命萬汗承襲祖父克什納之位,為哈達都督,其地位和官職與王杲的建州衛指揮使相同。
明廷任命萬汗為哈達都督,其實也有分化女真的目的,避免王杲繼續坐大。
那時王杲已經統治建州女真諸部,和蒙古韃靼部東西呼應,擾亂遼東,朝廷對他已經有戒心。
萬汗之前是去過遼陽的,知道明廷和王杲之間已經撕破臉,遼東巡撫已經下了抓捕王杲的命令。
甚至,還用關閉互市來威脅其他女真部族,不要在朝廷圍剿王杲部時,對他提供幫助。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是絕對不會收留王杲的,那無異於引火燒身。
而且,萬汗其實也樂見王杲倒黴。
畢竟,王杲在建州女真中的地位太高,實力太大。
如果王杲部被剿滅,那麼其餘的建州女真諸部,也就有了奮起的機會。
萬汗的兒女親家建州左衛福滿,因為部落實力弱小,經常遭受建州女真棟鄂部欺辱,在福滿第三子索長阿的兒子吳泰娶了萬汗的女兒後,索長阿向萬汗借兵征討棟鄂部,才扭轉了被棟鄂部侵擾的局面。
棟鄂部既是建州女真另一支首領王兀堂,雖和王杲不和,但在王兀堂欺辱親家時卻是冷眼旁觀,這就引起了萬汗的不滿。
也是因此,他當初才借兵給索長阿征討棟鄂部。
他認為,這是王杲故意坐視王兀堂欺辱親家,所以對王杲自然也沒什麼好臉色。
而此時,就在靜安堡外,王杲一行人也已經人困馬乏。
為了躲避明軍追殺,他們已經兩天沒有閤眼。
縱觀當下遼東,除了哈達部萬汗這裡,他也找不到可以躲藏的地方了。
在這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