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鄧子龍(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徐喬安為之一滯,不知該怎麼接話。

“給你說這些,是因為據我所知,登萊水師乃是當朝魏閣老提議組建的,我知道魏閣老的脾氣,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做這件事兒。

如今江南有了南洋水師,北面難道就不能再出個北洋水師?

一南一北,拱衛大明海疆安寧。”

徐喬松聞言,陷入到沉默中,低頭思考起來。

俞大猷多少知道魏廣德有起兵下南洋,恢復舊港宣慰司的想法,否則也不會讓他打聽南洋的情況,學習西洋的造船和造炮技術,無非就是要揚威於海外。

沒有比西洋夷人更加犀利的船和炮,以他對魏廣德的瞭解,是絕對不會匆匆命令他們出海的。

所以,這段時間俞大猷一直安排人四處打探夷人船艦、火炮技術,並派人偷師。

這次航行中意外遇到登萊水師,或許也是上天庇佑。

若不是這次和俞大猷的會面,或許不久之後,徐喬松也會如同其他明朝武將般迅速凋零,成為一個安逸享受的將官,再難有決勝大海的雄心。

南洋水師和王宗沐挑選的漕船,自然都是極好的,所以可以放開速度,最大航程向天津進發。

南洋水師的戰船其實可以有更高的速度,只是為了照顧漕船不得不壓低船速。

可就算這樣,漕船在海上的船速依舊高於登萊水師那些老舊殘破之船。

畢竟,登萊水師也要照顧船隊裡那些已經無法高速航行的船隻,只能降低速度,保持船隊的隊形。

和俞大猷分開後,徐喬松就下定決心,回去先狠狠操練下手下這幫水兵,免得下次和南洋水師遇到,再丟一次人。

同時,他也打算給堂兄寫封信,問問這俞大猷在京城裡是不是傍著什麼大腿。

雖然從先前對話,他隱約預感到俞大猷身後的人,應該就是內閣裡那位魏閣老,可他畢竟離朝廷那個層次太遠,以前更多還是依附於堂兄的永康侯府羽翼之下。

如果,俞大猷口中的魏閣老真重視水師,那投到他門下也未嘗不可。

次輔啊,在朝堂上,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除了首輔,好像次輔就是最大的了。

雖然上面還有個小皇帝,可畢竟皇帝太小,聽說都不能親政,都是內閣在處理朝堂政務。

“總算是走完了。”

就在這是,徐喬安身邊的親衛長途一口氣,感慨一句。

徐喬安這才看向外面,那支綿延不知多長的船隊總算是超過了登萊水師。

“怕不下千條船吧,想不到我大明還有這等規模的水師。”

身旁又有親衛感嘆一句。

確實,在此以前,大明北方海疆最強大的也就是登州水師。

之後因為收攏了萊州及即墨等地衛所的海船,讓登州水師規模擴大一倍,他們就認為幾十條船已經是一股很強的海上力量了。

可這次看到南洋水師的戰船,是深刻的給他們上了一課,讓他們知道在南方還有更加強大的水師存在,超過他們無數倍的水師。

“怪不得現在沒聽說倭寇的蹤跡,有這麼一支強大的水師,誰敢去撓虎鬚。”

定了決心。

他喜歡呆在船上的感覺,喜歡這片大海,他要成為這片大海上最強的王者。

此時南洋水師俞大猷座船上,俞大猷對身後親衛下令道:“天色漸晚,尋一個處港灣停泊,明日再走。

派人給陳璘送信,讓他在後面小心周圍,還要盯住那些漕船,此處還是外海,等過了廟島列島進入渤海就安全了。”

“是,大帥。”

親衛領命而去,俞大猷也回船艙休息,吹了一天的海風,他這個老將也有些頂不住了。

“子理兄,來,喝酒。”

京師魏府花廳裡,魏廣德正在招待兵部尚書譚綸。

又揮手對下座的一人說道:“子龍,你也舉杯,我們滿飲此杯。”

“喝吧,都是自己人,不用拘謹。”

譚綸這時候發話道。

一杯酒下肚,魏廣德看了眼下首那人,問道:“子理兄,子龍算是我江西子弟中少有的軍中豪傑,你真想安排他去廣西?

那邊可是不太平,而且據云南發回的公文,緬甸那邊對我大明孟衝、蠻莫、孟密等地虎視眈眈,那邊可不是什麼好去處。”

“子龍早年就參與平定江西叛亂,還曾帶兵隨大猷進入福建、廣東剿倭平叛,我覺得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