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沒有收穫的軍事行動。
當晚,魏廣德在鎮守府邀請了俞大猷和戚繼光,席間又說起遼東戰事。
自然,魏廣德對戚繼光很有信心,但是也希望俞大猷能把他的一些想法說出來,讓戚繼光參考一二。
不過事實上,俞大猷更多的還是在聽取戚繼光新式陸軍的作戰之法,畢竟他不熟悉戚繼光編練的薊鎮大軍的特點,根本提不出什麼有意義的建議。
至於其他,戚繼光也是久經戰陣之人,自然也是知曉。
“漕糧今日已經下完了?”
到最後,魏廣德只好問起現在大沽那邊的情況。
“稟閣老,漕糧二十萬石已經卸下,明日大軍就可登船出海。”
戚繼光抱拳說道。
“酒席上,不需多禮。”
魏廣德擺手,淡淡說道,“一萬人登船,可做好安排?”
這麼多人登船,自然不可能是一窩蜂上船。
各船安排多少人,是百戶還是哨隊,那多要事前做好規劃,免得臨了麻煩不斷。
“關於各船的安排,昨日末將已和元敬做好佈置,只要按此安排就好。”
俞大猷開口說道。
一開始靠岸後,俞大猷和戚繼光就先湊到一起,商議了薊鎮軍裝備情況,做好安排。
哪些船上漕糧全部卸下,哪些船隻卸下部分,都是計算好的。
相應的,空出來的船要裝載多少兵士,也都是計劃好了,倒是不用魏廣德費心。
第二日,魏廣德正午的時候還是到了大沽口,看著整好隊的薊鎮軍一隊隊開上戰船,旁邊只剩少量明軍還在用飯。
“那些.”
魏廣德指著那邊吃飯計程車卒問道。
“他們是最後上船的,正在用飯。
待全軍登船後,即刻出發。”
一邊的戚繼光解釋道,“軍隊太多,統一登船末將擔心出現混亂,所以分次讓他們登船。”
“也好。”
魏廣德點點頭,倒也沒多說什麼。
半個時辰不到,那隊士卒開始整隊,正好之前的隊伍也全部登船。
隨著岸邊戰船駛出,空出港口,不遠處一隊明軍戰船又靠了上來,繼續裝載人員。
隨著最後計程車卒登船完畢,俞大猷和戚繼光抱拳道:“閣老,末將這就要先行一步了。”
“你們去吧。”
魏廣德對俞大猷說道,隨即對另一邊的戚繼光說道:“遼東之戰,就全擺脫元敬了,務必徹底剷除王杲勢力。
若是其他女真部族不服,一併除之。
狠辣點,切不可婦人之仁。”
魏廣德這麼說,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雖然不知道詳情,但魏廣德依稀記得,好像李成梁就是殺了努爾哈赤長輩,唯獨收留了他一人。
若是當初斬草除根,雖或許女真中還會出現其他人舉起反旗,但結果卻是兩說。
畢竟要登上那個位置,氣運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是真的不可或缺。
要知道,就算是明太祖朱元璋那時候,實力也不是所有義軍中最強大的,但最後登頂的還是他。
因為不知道具體詳情,所以魏廣德只能這麼對戚繼光說。
“末將遵命。”
昨晚魏廣德才說過這話,今日又說,雖然有些奇怪,但戚繼光還是記在心裡。
魏廣德這麼說,自然有原因,照辦就是了,卻是不便多問。
碼頭上已經空了,靠岸的船隻都已經離開碼頭,在不遠處開始整隊。
既然是船隊,自然是要編隊而行,不可能大小船隻胡亂行進。
俞大猷這次將船隊分成兩隊,載人的船隻為一隊,而另有一隊護衛船隻則在船隊左近,一旦有船隻出現意外,立即靠上去施救。
看著遠處海面上兩隊船隻漸行漸遠,魏廣德這才收回視線,對身後隨行人員說道:“回京城。”
遼東,能做的都做了,剩下就看李成梁和戚繼光要怎麼打了。
現在他的心思,已經從遼東轉到了雲南,看向了緬甸。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