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張魏入套(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影響的。

想到這裡,魏廣德不由得想到了西南。

要說大明北面大體上和平了,也就是西南還時不時有土司作亂,另外就是雲南報,緬甸那邊局勢不穩。

不過雲南的簡報,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兒了,緬甸的亂局似乎正在平息,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向京城報送過。

對此,魏廣德還是有印象的,誰叫他記憶力不錯,當初在翰林院看過不少文書,其中就有兩事讓他記憶猶新。

一是嘉靖九年是,時任雲南巡按御史劉皋曾上奏,陳言採買寶石之弊,揭露了孟密同葡萄牙人“西洋番舶”進行寶石貿易的情況,也批判往年採辦寶石時孟密“故違稽遲”的行為。

關鍵是,當時他已經透過和緬甸人的溝通,瞭解到此時緬甸一個新王朝正在崛起,且四處攻城掠地壯大實力。

而此時大明也向其採買寶石,無疑是助漲其經濟實力,讓他大肆出兵搶佔地盤提供了軍費。

大明對面外的政策,一向是讓其維持現狀,不要發生大的兵事。

但實際上,大明的命令在緬甸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

嘉靖六年,孟養國主思陸的兒子思倫聯合木邦國主罕烈以及孟密國攻佔阿瓦城,殺死阿瓦王莽紀歲及其妻子兒女,立其一族莽卜信為阿瓦國王,三國分佔了阿瓦的土地。

於是,阿瓦國遣使到雲南嚮明朝當地政府哭訴,然而云南布政使司居然沒有及時向北京呈報此事。

雖然之後,明朝派永昌知府嚴時泰、衛指揮王訓前往當地勘查實情。

結果思倫聞訊在夜間派兵到明軍暫宿的驛館喧譁鬧事,並焚燒驛館,殺死齎金牌千戶曹義,嚴時泰等勢單力孤,倉皇逃回雲南。

此時,因正值安鳳之亂,明朝沒有閒暇進一步追究,從此在緬甸的威望大大消退,為日後發生更大的禍亂埋下伏筆。

嘉靖七年,雲南總兵官沐紹勳、巡撫歐陽重派遣參政王汝舟等人再次到達緬甸,探訪各方土司,勸告其息兵休戰,不要違抗明朝的命令。

此時,孟養國思倫等不想將與明朝的關係弄得更糟,各自願意進貢象牙、土錦、金銀器等物品,而且願意退還當初搶佔的土地,為自己的過錯而感到悔改。

但是,領土糾紛仍然沒有解決,日後仍然有可能爆發戰爭。

雲南方面呈報北京,希望將惹起禍端最為嚴重而明朝又無力長期駐軍把守的蠻莫等十三處寬廣的地區分給孟密,每年要求上繳差發銀一千兩,又因為木邦的不滿,而割讓孟乃等七處歸屬於木邦國主罕烈。

至此,明朝做為宗主國,為了維護藩國和平,以損失自身利益暫時平息了這場紛爭。

這些文書當初魏廣德看到時就大感詫異,完全不能理解沐紹勳、歐陽重這麼做的目的何在。

就算藩國大戰,大明也完全沒有必要以自己的利益促成所謂的和平。

關鍵透過此事,讓緬甸各方勢力自此看輕大明,大明對緬甸各邦的影響力降到冰點。

其實,如果大明此時還繼續關注緬甸局勢的話,就會知道,此事後第二年,緬甸洞烏王朝誕生。

而所謂的洞烏王朝,其實就是之後多次和明、清爆發激戰的緬甸東籲王朝。

從嘉靖十四年開始,洞烏王莽瑞體開始進攻白古王朝,之後攻滅白古王朝,繼而攻佔對外貿易要港馬都八和卑謬。

嘉靖三十年時,莽瑞體死後,莽應龍繼位,他滅阿瓦王朝,征服各撣邦,完成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

此時,莽應龍東擴的目標已經瞄向大明,在幾年前攻破暹羅王城後,緬甸周遭其實就已經沒有更多可以蠶食的土地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