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南洋必須去(3 / 4)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還待繼續組織語言把夷人蜈蚣船的劣勢再說說,就被魏廣德打斷。

他那裡知道,魏廣德搖頭不是因為否定蜈蚣船,而是因為眼前的所謂夷船和他印象中的完全不同。

雖然這蜈蚣船側舷可以佈置火炮,可魏廣德一眼還是看出,此船根本就不是他印象中的那種西洋大帆船。

也是,既然是大帆船,驅動肯定是以帆力為主,怎麼可能大量使用木漿。

又不是地中海的古羅馬帝國水師,好像木漿船更多還是在那裡活躍。

“夷人主要靠這種船活躍大洋之上?”

魏廣德遲疑著問道。

“夷人交通主要靠這種船。”

俞大猷說道,“戰力確實很強。”

魏廣德擺擺手,機動性高加大量火炮,戰力肯定強。

不過確定也很明顯,蜈蚣船適合近海而不適宜遠洋,絕對不是歐洲海軍主流的那種大帆船。

“還有夷人其他海船圖冊嗎?拿出來,我在看看。”

魏廣德當即說道。

等俞大猷又展示兩卷海船圖冊後,終於,魏廣德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印象中的那種大帆船。

巨大的三角形風帆和長而窄的船身,還有高大的船體,以及船體兩側的一排炮窗。

“這種是什麼船?”

魏廣德當即指著圖冊上海船問道。

“這是一種產自呂宋的海船,據他們叫馬尼拉大帆船,是一種武裝商船,吃水淺,近海活動不便,但是海上具有良好的操控效能和速度,倒是適合在多變的海洋環境中航行。

這種船最大的優勢其實還是較大的載運量,可以滿足遠洋需要。”

俞大猷當即解釋道,“這種船在月港倒是經常出現,我們的人也上去過,不過這種船是商船,不算戰艦,雖然他側舷可以佈置大量火炮。

但是實際上,若不是海盜多,船主更願意把火炮室該做貨艙,裝更多的貨物。”

說到這裡,俞大猷回憶了片刻,似乎又想起來似的說道:“對了,聽說夷人也用類似船型改護衛艦,為商船護航。”

“武裝商船?裝貨?”

魏廣德低聲唸叨兩句,又陷入思考。

“還有個訊息,是一個跟隨夷人常年在還是活躍的漢人說的。”

俞大猷這時候又開口道。

“你說。”

魏廣德抬頭看著他,說道。

“這船有種更大型的,夷人稱呼它為"珍寶船",據說裝載上等絲綢、香料,還有黃金珠寶往來於他們的國家和這裡。

末將覺得吧,這種船應該就是適合遠航,做為商船用,但是機動性確實太差,並不適合做為戰船使用。”

俞大猷解釋了自己的想法,魏廣德聽著也是微微點頭。

“這種船隻有兩層甲板?”

魏廣德看著圖冊又問道。

“聽說最多有七層,非常巨大,可載很多火炮,不過那人沒上去過,所以具體不清楚。”

俞大猷說道。

“這個船,我大明能造嗎?”

魏廣德忽然問道。

“嘶”

俞大猷倒抽一口冷氣,一時間並沒有回答。

“怎麼,造不了?”

魏廣德驚訝問道。

“魏閣老,這船咱們的人還真不能造,不過會造的人倒是不難找,呂宋島那邊漢人,許多都參與過這類海船的建造,只不過船體稍小些,就是那些常見的商船。”

俞大猷說道。

“想辦法,找到工匠,我們造這種船。”

魏廣德當即就說大。

“可是.”

俞大猷欲言又止,似乎不知道該不該說。

“有什麼難事,只管說。”

魏廣德也看出來了,貌似南洋水師遇到難題解決不了。

“造船需要大量木材,如今,好木料難尋。”

俞大猷躊躇片刻還是低聲說道,“之前末將看好的蜈蚣船,就是因為很難採購到好木料,沒法建造。”

“那為什麼夷人可以造?”

魏廣德皺眉問道。

“南洋有大量木材可以造船,不過是我們大明缺少而已,都用光了。”

俞大猷答道。

“想辦法,既然知道南洋有,就應該能弄回來,還有工匠。”

魏廣德做出決定,這船得造,“南洋,也必須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