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5大明金價變化(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關係還不錯的樣子。

“好,我看看。”

張居正呵呵笑著從魏廣德手裡接過紙條瞟了眼,隨即看了看旁邊的劉守有,這才低頭認真看起手裡的東西。

他已經明白這兩位怎麼走到一塊了,手裡的東西,怕就是錦衣衛的成果。

至於劉守有把情報先送到魏廣德手裡,他也不覺得奇怪,宮裡已經打了招呼,涉外的訊息,都送到魏廣德處,只是宮裡也要報送一份。

看完手裡的東西,自然不會花費很長時間。

只是,張居正也奇怪了,在他看來一份很平常的東西,怎麼會讓魏廣德看到以後就急急忙忙來找自己。

“善貸,這.”

張居正開口詢問道,想知道原因。

“叔大兄可曾注意到最後,其中提到倭國金價。”

魏廣德直言道。

“看到了,比我們大明貴些,我記得現在大約是七兩銀子兌一兩金子。”

這是常識,張居正自然是知道的。

雖然對於普通平民百姓來說,可能一輩子都難以存下幾兩金子,自然可以不知道金子的價格,但張居正不是普通人,黃金對他來說並不稀奇。

“怎麼?這其中有什麼講究?”

張居正又奇怪的反問道。

在他看來,大明的金銀數量不同,倭國也不一樣,金銀價格有差異很正常,並不值得深究。

只是看到魏廣德一臉凝重的表情,加之又專門跑來自己這裡,張居正就不得不好好想想了。

“文中有提到,夷人在我大明是用白銀購買我大明出產後,餘下部分還會兌成黃金。

而到了倭國,情況類似,無非就是把倭國產出運到我大明出售,兩邊出產相互銷售賺一筆,剩下一些則運到南洋,甚至運回西洋國中銷售。

但是,他們在兩地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帶著大量白銀,而兌換走我大明和倭國的黃金。”

說到這裡,魏廣德指指旁邊的劉守有說道:“劉指揮很敏感,感覺其中有些不對,只是想不明白,所以趕緊把文書交到我這裡。

一開始,我也沒想明白,不過.”

“善貸,想到什麼就快說,急不急啊。”

張居正不免催促道。

“大明金銀兌換是一比七,倭國是一比十,夷人都願意要,那隻能說明在夷人那邊,也就是西洋,金銀兌換比肯定更高,或許一比十五,或許一比二十。”

魏廣德只是猜測,他有限的歷史知識裡確實不知道這個時期歐洲金銀兌換價格,不過也可以做個合理猜測。

張居正聞言,略做思考後就點點頭,認可了魏廣德的判斷。

“這說明在西洋,夷人那邊,金少銀多,倭國的情況稍好些,而我大明”

張居正一開始並不以為然,但是說完西洋和倭國情況後,到了大明這裡,張居正忽然就卡殼了,同時他漫不經心的雙眼也是猛然瞪大。

而此時,坐在一邊的劉守有也是猛然抬頭看著魏廣德,一副震驚的樣子。

其實道理很好理解,只是古人思維受到限制,眼界並沒有開啟,根本想不到全球市場。

在他們眼中,大明的金銀就是在大明,和夷人做生意,人家帶著銀子來買東西,是好事兒,銀子就留在大明瞭。

可是,魏廣德話裡的意思,還有手裡密探發來的情報都顯示,夷人在向大明運來大量白銀的同時,也在悄無聲息從大明套購黃金。

大明的金價,顯示大明金多銀少,所以金銀兌換才會如此低。

“叔大兄,你在翰林呆過,當知道洪武年間金銀兌換價格吧。”

魏廣德忽然又說道。

“善貸,你是說這些年來,我大明的黃金一直都在外流?”

張居正說出這話其實也是有依據的,那就是官府封存的文件中有明確的記載,洪武年間民間金銀兌換是一比四,也就是一兩金子換四兩銀子,而現在是一比七。

“有流出是一定的,只不過其中緣由未必都是這個,其中應該還有大量白銀進入的緣故。”

魏廣德說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