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獻俘?(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雖然不認為佔據東番島有多少價值,可是按照魏廣德的意思,只是出動衛所的話,貌似對朝廷影響不大。

大明朝的朝政,並沒有真正的,後世的財政部,掌握政府的錢袋子,朝廷的財政是分散在多個衙門裡的。

魏廣德看張居正已經覺察,神情隨即一變笑道:“叔大兄,我確實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覺得朝中還是該留幾個能征善戰的將軍才好,有事朝廷可以隨時調動。

不過好在,按照魏廣德最初提議,其實也是工部一些人的意思,那就是不把迦運河的開鑿當成朝廷的頭等大事兒,畢竟現在大運河的航運還算是通暢的,雖然偶有斷航,但大體還能用。

雖說最後其實都是花的朝廷的銀子,可銀子從誰手裡流出去的,這其中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所以,透過大規模徵發運河周邊勞力,用些時間,大運河就完成了通航。

“可以按照獻俘大典的儀制做,但是應該是獻俘闕下才對,畢竟王杲不是敵國王室,他就是建州右衛都督。”

張居正開口說道。

今年肯定是來不及了,太過倉促,容易出亂子。

士林非議,對魏廣德來說其實並不在乎,他本來就不是靠文才吃飯的。

南洋水師已經在東番島站穩腳跟,只需要抽調兩個衛所兩萬人上島即可。

這樣,此事的保密程度就算比較高了。

這也是魏廣德要獲得張居正支援的原因,內宮馮保說了算,他現在找馮保有些麻煩,還是讓張居正和馮保那邊打交道,免得被他攪黃了此事。

迦運河的開鑿被視為備用航道,一開始只保證單船可以通行,也就是年初時迦運河僅供北上漕船使用,年尾時則是供漕船南下返航。

他管征伐,這是之前兩人私下裡達成的默契。

他並沒意識到,聽調不聽宣是在明末,大明王朝國力勢微,又有強敵環伺,遼東將門自然不把朝廷放在眼中。

魏廣德,其實也早就在打這裡銀子的主意。

太僕寺這麼有錢,可怎麼朝廷就沒錢,還不就是制度給定死了。

至於之後,迦運河是否要繼續拓寬,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最關鍵還是沿途迦河等河道的水量才是決定這條航道能否擴大的根本。

經常性的,戶部的倉庫可以跑馬,都空了,而工部、兵部其實多多少少還有銀子,更別說兵部掌握的太僕寺,常盈庫現在的銀子之多,已經達到難以想象的程度。

張居正思考一陣,覺得這是好事兒,對朝廷來說不花一錢銀子,但也算是一件開疆拓土的功勞,雖然算功勞的話要等幾年,可他還年輕,也等得起。

其實張居正很清楚,將官沒人希望去五軍都督府,畢竟一個架空的,閒職衙門,有什麼好的。

搬遷衛所,當然也是要花錢的,可這錢大頭可不是戶部出,而是兵部籌措,這就解決張居正很大的壓力了。

張居正已經完全掌握了戶部,可也正因為了解戶部的真實情況,所以一切過大的開銷,現在的張居正都非常猶豫。

對此,戶部只需要供給工部少量錢糧,工程明年就可以開工。

待這些人安頓下來以後,才是船廠搬遷,到這個時候,就算反對,也很難做到,因為南洋水師已經駐紮在島上了。

這已經不是張居正第一次私下裡和他說這事兒,魏廣德印象裡,已經是第三次了。

而在這個時候,遼東將門其實也是不敢造次的,只是魏廣德把簡單的事兒想複雜了。

這也是朱衡建議,一開始只供漕船通行的原因。

“可。”

“叔大兄可還記得,前些年,緬甸興起,侵凌木邦、孟密等相鄰地區,他們多次向朝廷請求照永樂度,頒賜金字紅牌,遣使調停紛爭。”

魏廣德的話讓張居正一愣,那是隆慶二三年時候的事兒了,不過這些年已經沒有再上奏。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