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明一直以來執行的政策。
但是大戰在即,顯然大明不打算延續互市傳統。
或者說,這也是對他們的一次警告,若是在大明對王杲部動手時有人暗中提供幫助的話,那麼互市自然就會被取消,或者說他們參與互市的資格會被取消。
“本官的意思,你們都聽明白了嗎?”
洋洋灑灑一陣恩威並施後,張學顏終於把要說的都說完了。
“是,巡撫大人,我們都聽明白了。”
王兀堂帶頭,一眾女真首領紛紛應承下來,還不時有小部族首領站出來數落王杲的不是。
確實,王杲這些年不僅是對大明不敬,其實私底下也沒少對族內部族出手,搶奪他們的資源和人力,以擴大自己的實力。
要說女真部族裡,最不受歡迎的,其實還就是王杲。
不過王杲一向勢大,即便大家多少對他不滿,卻也不敢表露出來。
你敢對別人說起,訊息傳到王杲耳中,第二天人家就敢帶兵打上門去,洗劫一番。
王杲在遼東,就是這麼橫。
看到女真眾首領的態度,張學顏很是滿意。
朝廷對這些平素桀驁不馴的女真部族首領還是很有威懾力的,這就保證此事成功了大半。
實際上,張學顏最怕的就是女真部族抱團,聯合起來對抗大明。
真要是他們聯合,湊出三五萬青壯還是有可能的。
要應對這樣的場面,大明就只能增調更多的兵馬參戰,這耗費可就大了,傷亡也會更加慘重。
等女真部族首領都離開後,張學顏又親手書寫了一份公文,叫來人說道:“將此書讓書吏抄錄兩份,分別送往朝鮮平安道和咸鏡道,讓他們按此令執行,不得有誤。”
“是,大人,小的這就去辦。”
親兵接過巡撫手書就下去找書吏去辦了,這是公文,得小心處理。
張學顏這份公文,自然是他向朝鮮平安道和咸鏡道官員下的命令,讓他們派兵嚴守鴨綠江邊,不準女真部族泅渡過河。
大軍壓境,張學顏不認為王杲能有幾條逃生路線,除了困獸猶鬥外還能如何?
逃亡其他女真部族尋求庇護,事前他已經警告過了,誰和王杲聯絡視為同罪,若是能擒獲王杲,朝廷則會給予封賞。
女真諸部沒有去路,那王杲剩下的途徑就只有東渡鴨綠江,跑到朝鮮那邊去。
反正女真和朝鮮人也經常開戰,為了搶地盤。
實際上,平安道和咸鏡道靠近鴨綠江的大片土地,歷史上曾經屬於遼東,只不過因為邊遠,初時遼王等並未派出大軍進駐邊境。
這就給了朝鮮國王蠶食的機會,他們不斷派出官兵侵佔這些地方,直到和女真部族撞上,雙方為了土地展開多次戰鬥,雙方各有勝負。
實際上,朝鮮土地東侵,也有招納女真人的原因,因為鴨綠江左岸支流有虛川江、長津江、禿魯江,右岸支流有渾河等都有女真人生活,在遼代稱為鴨綠江女真或長白山女真。
透過招納他們,朝鮮王就自以為佔有了這片土地。
不過在明成祖強硬表態後,當時的女真部族首領猛哥帖木兒朝見朱棣,被封為建州衛指揮使。
在猛哥帖木兒的影響下,其餘女真諸部也歸附於明朝。
自此,朝鮮也失去了繼續西進擴充套件領土的機會。
繼續西進,就只能從大明的實際控制區搶地盤,在元阼已盡,中國有主的情況下,也只能選擇依附。
張學顏知會朝鮮平安道和咸鏡道,就是為了徹底封鎖王杲逃亡線路,讓他再無機會逃出生天。
即便到現在,他依舊認為剿滅王杲,重新豎立大明在女真部族的威望就夠了,而無需修建寬甸六堡。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