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情。
這也逐漸成為一種制度,到宣德、成化、弘治年間,仍常舉行這樣的宴賞之典。
當然,當皇帝變成正德和嘉靖以後,這樣的事兒自然就少了。
正德皇帝的興趣並不在民政上,他更喜歡稀奇古怪的和軍事方面的,把民事全權丟給內閣。
而嘉靖皇帝也是把軍政大權丟給內閣,自己潛心修煉,手裡只是握著刀把子。
於是,皇帝專門召見外臣,賜宴,詢問民間疾苦的活動就幾乎一下子消失了幾十年。
這也是譚綸忽然提起,讓魏廣德愣了片刻的緣故,實在是在他入朝以來就從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兒。
“陛下召見了誰?”
魏廣德此時一臉戲謔的問道。
沒辦法,皇帝太小,你讓他接觸外臣,能問出什麼來?
他或許都不知道這是瞭解京城之外情況的機會,怕只以為是宮中的一種禮儀吧。
反正,魏廣德可不覺得張居正搞這個有什麼實際意義。
就算要做,等朱翊鈞有十五六歲的時候再做也不遲啊。
“召見浙江左布政使謝鵬舉等二十人,面加獎勵,並賜銀幣酒饌。
就是前幾天的事兒,按照禮儀在皇極門召見的他們。”
譚綸說道。
在兵部呆了會兒,把事兒安排好後,魏廣德就起身。
“按例,我是有三天休息的,今日都耽誤大半天了,我就先走了。
若是有事兒,直接來府裡找我。”
魏廣德臨出門時對譚綸說道。
魏廣德回府,家裡自然許多人出來迎接。
等到了後院,徐江蘭早已吩咐下人準備了熱水,供魏廣德洗漱。
在貢院裡,雖然吃喝不愁,可畢竟還是不如在家方便,可沒地方給你洗澡什麼的。
只能是用熱水擦身,就直接換衣服。
這對於魏廣德來說,差不多一個月不洗澡,還是很難受的。
沐浴更衣後,人總算舒服過來了。
穿著乾淨的衣服,在夫人的服侍下吃著豐盛的酒菜,魏廣德還有閒心問問他不在家的時間裡,大郎和二郎學習的情況,又抽背了一些文章,這才放過他們。
魏府書房,魏廣德坐在太師椅上,面前站著張吉。
“說吧,吃飯的時候就看你來了兩趟,是有什麼事兒要報?”
“老爺,陶大臨陶虞臣怕是不行了,你看,要不要去看看?”
張吉小聲問道。
“啊?”
聽了張吉的話,魏廣德大吃一驚。
陶大臨和他關係還算好,當初那科的榜眼,只不過他的仕途沒法和魏廣德比,現在才是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萬曆元年開始,陶大臨還接了給萬曆皇帝講經的工作,充經筵日講官之職。
“去年底聽說風寒,之後好像就已經養病,怎麼會這樣?”
魏廣德很是好奇,要知道,現在陶大臨年歲可不大,應該還不到五十。
“這個就不知道了,聽說可能是早年間看書落下的病根,反正就是用功太過了,現在藥石無效。”
張吉只得說道。
“安排下,晚些時候我過去看看。”
魏廣德聽聞,就是輕輕搖頭。
古代的科舉,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機會,李魚躍龍門嘛。
只是可惜,科舉一道,那是真的艱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這還是百姓沒有開智,若是開智了,讀書人更多,那競爭就更厲害了,也難怪許多士紳都會在科舉考試中用歪門邪道。
“還有個事兒,老爺,萬恭被人彈劾了。”
張吉應承下來,隨後又說道。
“誰彈劾他?”
魏廣德有些驚訝,萬恭他知道,老鄉啊,前年被朱衡派去處理河道修築堤壩去了,據說做的不錯,沒想到會被人彈劾。
“南京湖廣道御史陳堂。”
張繼答道。
“你下去查查他,看到底怎麼回事。”
魏廣德只是淡淡吩咐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