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填榜(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劉仲文領兵支援被王杲、來力紅軍隊擊敗後,裴承祖、劉承奕、劉仲文被剖腹剜心,其餘俘虜也全被劍斬,場面極其慘烈。

之後,王杲又率兵從北門猛攻大營,因營中無人主持,軍心渙散,導致大營徹底崩壞。

在他們難逃時,又遭遇女真騎兵追殺,出去的六七千人僅僅只逃回來不過千餘人。

“如松在哪兒?”

就在孤山堡城頭上,李成梁這時候才瞥見眾人都在,唯獨沒見到大兒子李如松的蹤跡。

“少將軍前兩日到孤山堡,從逃回軍卒口中知道訊息,帶著人馬就去長甸找王杲報仇去了。”

孤山堡守備曹虎生急忙稟報道,“末將沒攔住,只好派手下跟著去了。”

李成梁聽到這個訊息,臉上倒是沒什麼變化,不過也不會繼續待在孤山堡了,當即下令道:“隨我去長甸。”

說到這裡,李成梁看向御史劉臺道:“劉御史就請在孤山堡休息兩日,待我把長甸將士遺骸收攏,再向朝廷請罪。”

“李大帥言重了,此事全是賊酋狠毒狡猾,和將軍無關。”

劉臺搖頭說道。

適才他也打聽了此次兵敗的訊息,知道一開始裴承祖還比較謹慎,只是堅守營盤,做築城的準備。

只是後來被女真人派來的細作誆騙,以為王杲只帶著少量人馬前來觀察營盤,這才帶著二百多人衝出打算擒賊擒王,沒想到中了女真人的陷阱,全軍覆沒。

又因為小山頭距離明軍大營很近,裴承祖以為就算不能成功,全身而退也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沒有交代其他安排。

他死了事小,可就苦了明軍和那些民夫工匠。

儘管此事的責任,看似李成梁責任並不大,可劉臺還是知道,當初他給張學顏張巡撫的文書裡就說了,選擇裴承祖就是因為其人謹慎小心,所以才令他獨領一軍進駐長甸。

顯然,李成梁看錯人了,或者此人謹慎之餘還有野心,只是沒有暴露出來。

但不管如何,死了好幾千人,這已經是個大敗仗,做為遼東巡按御史,劉臺還是要上報的。

至於朝廷最後怎麼議處,那就和他無關了。

不過看到李成梁,劉臺心裡多少還是明白,只要朝廷沒有合適的人選替代李成梁,他總兵之位就穩如泰山。

當明軍收拾妥當,從孤山堡北門開出後,李成梁帶著身後將領下了城牆,路上招過一個親衛,小聲吩咐道:"派人聯絡哈赤,這麼重要的訊息居然沒有事先告知,實在該死。

對他說,要是首鼠兩端,我不介意拿他的部族開刀。"

“是。”

那親衛急忙退走,傳遞李成梁的命令去了。

是的,這些年李成梁能夠在遼東站穩腳跟,不僅是他身邊三千家丁的功勞,他在蒙古土蠻部和女真部族中都安插了眼線,能夠讓他掌握兩方的訊息。

正是因為有了情報支援,讓他在屢次對外作戰中都取得先機,是以多年征戰未嘗一敗。

但是顯然,這次他的情報網並沒有事先得到王杲要提前動手的訊息,或者是對面動作太快,來不及通知他。

他口中的哈赤,其實就是王杲部中一個小首領,手下部族有數百多人,是依附於王杲的一股勢力。

當然,除他以外,李成梁還和許多蒙古、女真族中貴族和頭領有交往,畢竟他們需要和大明互市,獲得他們需要的物資。

作為交換,他們也要給李成梁提供各種訊息。

李成梁不僅要透過互市賺錢養兵,還要他們提供情報,兩手都要抓。

做為土生土長的遼東人,透過當年京城一行,結合遼東實際情況,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處事辦法,那就是拉一派打一派。

不管是遼東軍中,還是對手蒙古人或者女真人,內部都是有利益糾葛的,早就分裂成無數派系。

利用這種關係,獲取自己最大的利益,這就是他在京城看到那些文官老爺們私下裡做的。

明朝嚴禁黨爭,但實際上滿朝皆黨。

只是,在他帶著人出了孤山堡後,劉臺很快也騎馬帶著護衛跟了上來,說要去長甸看看。

劉臺來遼東,自然不是他自己樂意來的,是被老師張居正專門派過來的。

目的,自然就是觀察遼東軍將。

魏廣德在九邊中已經掌握了大同和薊鎮,做為首輔的張居正自然不甘落後,他的目光看向了大同和遼東。

至少現階段,李成梁給他的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