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糧儲積欠(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奏的方式交到隆慶皇帝手裡。

畢竟自己回朝這麼長的時間,除了主持吏部懲治了一幫不稱職官員外,還鮮有政績。

既然戶部說缺銀子,自己就因此想辦法給朝廷省銀子。

如果陛下認可,自己再奏上一份奏疏,將此事敲定。

他可沒有魏廣德那麼謹慎,檢查一遍沒發現有問題,等墨幹後就把奏疏小心疊好收起,打算等陛下召見時帶過去。

而此時的海瑞還不知道,自己的官職即將被裁革。

其實做官,海瑞還是稱職的,到南京接替糧儲一職後,他首先做的就是到南京城周邊二十多處糧倉進行核查。

雖然賬冊上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他早已經知道明朝官員的尿性,他可不想對自己所管理的倉儲一無所知。

一旦朝廷要從這裡調糧,倉庫裡拿不出來怎麼辦?

二十多座倉庫,又不是走馬觀花,自然也頗費時間。

一個月的功夫,他也不過只檢查了十餘座糧倉,但是問題已經發現了一大堆。

自然,賬冊上的糧食和倉庫裡對不上是最大的問題,但也不能因此就說倉儲的官吏從中牟利,因為差額部份有湖廣、江西等地官衙出具欠糧公文。

換句話說,湖廣等地官府並沒有按照戶部的命令,按時把糧食送到南京,而為了應付戶部的檢查,所以就給南京糧儲開了文書並取得回執,南京糧儲這邊則以此來衝抵這部分糧食缺額。

而對京城呢,地方上則是上報糧食已經按時送達南京糧儲,並有南京糧儲開出的公書。

對別的官員來說,這樣的事兒當然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延續到現在,其實已經成為潛規則,其中貓膩眾多。

既有官員挪用糧食高價販賣,也有南京糧儲官吏私自出售倉場存糧,然後找其他地方官員補上這麼一紙文書衝抵差額。

海瑞只是簡單核對幾筆,也反應過來,猜出其中貓膩。

在他看來,此事非同小可,他可不願任由事態繼續發展。

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現在成了他管轄的差事兒,自然就要開始清理整頓。

先不管其他,那十餘座倉場的缺額,海瑞讓官吏把文書全部找出來,然後以糧儲衙門行文的方式直接發往各地,催繳糧食。

地方上積欠糧食都是有賬的,核對後自然可以得出被私自倒賣的糧食差額。

有了回函,他這邊就可以直接上報都察院和戶部,繼續向各地官府催繳。

不管結果如何,最終這些事兒都會浮出水面,讓朝廷知曉。

自己這個總督糧儲也不算瀆職,至少做到應盡之責。

“大人,六座糧倉的欠糧文書已經統計完畢,倒是對的上賬,你看.”

師爺把統計好的文書送到海瑞手裡,等待他的指示。

“以衙門的名義,向這些府縣衙門發文,讓他們儘快核實回覆。”

海瑞心中早就有計較,此事最後不管是他們補運欠糧還是什麼,他都必須把此事向京城上奏,讓朝廷知道地方上這些貓膩。

雖然他不會直接揭開蓋子,但是以朝廷諸公的睿智,明白其中問題想來不難。

若是朝廷要杜絕此事,他也能夠為此出力,其實只要巡查御史每次都能夠認真核查,這樣的事兒早就公開,也不會鬧到現在這樣,數額巨大,幾乎已經佔了近半倉儲。

這還真是一部分倉場,就少了近一半的糧食,其餘還沒有去看過的倉場,想來也好不到那裡去。

若是不盡快彙報,朝廷需要從南京運糧,自己可就有失職的風險,雖然他剛剛赴任。

經過上次華亭徐家的案子,海瑞明白做事不能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必受其害。

所以,現在手裡已經握著倉場這些欠糧文書,只等各地官府回函,他就馬上上奏此事。

與此同時,南京一處僻靜的酒館裡,十數名衣著華貴的男子聚集一堂。

看似不過是平常的酒席,可他們舉手投足間無不顯示出一種官老爺的氣質,顯然這些人都是南京城裡的官老爺。

“李大人,那海瑞把文書都拿走說要統計數額,我們又有什麼辦法?”

“是啊,他是奉旨督糧官,他要檢查我們只能配合,差額也得有個交代不是。”

一些人此時垂頭喪氣,而另一些人則在努力解釋著當時的情況。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們的難處,都說縣官不如現管,你們栽在他手裡,也不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