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會太長,稍稍忍一下也就過去了。
除了在明初,現在的朝會早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不再是皇帝決定朝政的地方。
是日凌晨,在京各官員府邸就熱鬧起來,官員們紛紛早起洗漱,準備進宮覲見皇帝。
朔望朝和常朝不同,要求在京九品以上官員都可以參加,幾乎只要是個官兒,都能參加朔望朝會。
只不過,品級低的,註定連皇帝的身影都看不到,只能在黃極殿(奉天殿)外廣場上侍立,等候儀式的結束。
畢竟隆慶皇帝已經停了朝會許久,所以得到訊息的官員們只要不是真有事兒耽擱,都還是打算去走一遭。
很快,通往紫禁城的各條道路上,就被轎子和馬車堵滿,雖然是在黑夜裡,也是一片喧鬧聲。
等人匯聚到午門外,高官們進了朝房休息,剩下的人則只能站在廣場上,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小聲交談。
還好當下天氣不冷,大家一番聊天倒是精神了許多。
等當值將軍和宿衛、執杖旗校等人列隊進入午門後不久,時辰到,鐘鼓司敲響朝鐘朝鼓,文武官員列隊從敞開的左、右掖們魚貫而入。
文官由左掖門進入,武官由右掖門進入,先在金水橋之南根據品級排列好次序。
鳴鞭之後,依次過橋,到達黃極門丹墀,文官為左班、武官為右班,在御道兩策相向立侯。
在此期間,有負責糾察的御史在旁監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擁擠或儀態不整的都會被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不多久,立於臺階左右的鐘鼓司樂隊開始奏樂,皇帝乘便轎到達御門,錦衣衛力士撐五傘蓋、四團扇,從東西兩側登上丹墀,立於御座後左右。
隆慶皇帝慢慢挪出便轎,強自支撐著身子一步步走上御座。
等他坐好之後,外面再次鳴鞭,鴻臚寺“唱”入班,左右文武兩班齊頭並進步入御道,此時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之禮.
朔望朝會的程式一項項進行著,坐在御座上的隆慶皇帝越來越感覺到精神不濟,昏昏欲睡的感覺更加強烈。
他想要支撐下來,畢竟已經經歷了無數次這樣的朝會,他知道,再等一會兒就結束了,也完成了他這次出來露面的目的,外界也就不會對他的身體健康再有什麼傳聞。
雖然這些訊息看起來,似乎都是真的。
強打精神,看著朝臣在鴻臚寺官員引導下一步步完成朝會程式,他也在心裡不斷催促著,儘快結束這看似毫無意義的朝會。
終於,坐在寬大御座上的隆慶皇帝感覺眼前一黑,身體癱倒在御座上。
,前排的閣臣和六部堂官也都看到了,眾人心中不由一緊。
當中,最關心隆慶皇帝身體的,無疑就是他了。
在他還沒有行動前,孟衝已經急匆匆上了御座,跪在隆慶皇帝身邊輕輕呼喚。
但是幾聲過後,隆慶皇帝並沒有恢復意識。
孟衝知道,朝會進行不下去了,陛下已經昏厥。
轉身向旁邊揮手,招來四個身體健碩的太監抬著隆慶皇帝下了御臺,小心翼翼的把隆慶皇帝放入便轎裡,隨後便轎急匆匆向乾清宮方向行去。
在孟衝喚太監上前的時候,鴻臚寺官員才後之後覺暫停了朝會儀式,停在那裡不知所措。
“陛下身體欠佳,今日朝會到此結束,各位大人就先回各自衙門辦公,勿忘國事。”
高拱這時候站出來,轉身對著面前的官員說道。
現在這裡只有負責大殿灑掃的小內侍,也只有高拱和張居正站出來維持秩序,讓百官們依序退出廣場,各自返回衙門裡辦公。
隆慶皇帝在朝會上暈倒的訊息,也插上了小翅膀,飛快在京城傳遞開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