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聖旨到(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惟是維體得人,神器有主,朕即棄世亦復何憾!

皇太子聦明仁孝,令德天成,宜嗣皇帝位,其恪守祖宗成憲,講學親賢節用愛人,以綿宗社無強之祚,內外文武群臣協心輔佐,共保靈長,斯朕志畢矣。其喪禮悉遵先帝遺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音樂嫁娶。

宗室親王藩屏是寄,不可輙離本國。各處鎮守巡撫總兵等官及都布按三司官員,嚴固封疆,安撫軍民,不許擅職守,聞喪之日正於本處朝夕哭臨三日,進香遣官代行。廣東東西四川雲南貴州及各布政司七品以下衙門,俱免進香。

詔諭中外鹹使聞之。”

隆慶皇帝死了,這個被許多人認為寬仁大度,勤儉愛民,留心邊陲之事,處理都恰到好處,可以稱之為明主的人死了。

實際上,隆慶開海的成績並沒有後世傳頌那麼厲害。

雖然他撕開了大明禁海的一道縫隙,但是因為各種原因被限制的很嚴格,大明的海禁依舊沒有被完全開啟。

大明的海貿,因為對出海船隻的建造和運營實行總量控制,巨大的海貿交易依舊是以海商走私的形式存在。

而在隆慶皇帝登基以後,朝堂上就一直爭鬥不斷,遠沒有嘉靖朝時期朝堂穩定,而這也延續到萬曆朝乃至之後的天啟和崇禎時期。

數日後,太子朱翊鈞,也在陳皇后和李貴妃左右護持下,走進了代表大明最高皇權的皇極殿,坐上高高在上的皇帝御座。

“嘩嘩譁”

一條驛船撐著風帆,槳葉不斷前後划水,快速靠向崩山堡外小碼頭。

“你慢點,要撞上碼頭了,慢點。”

碼頭上值守的軍卒看到驛船快速靠過來,急的站在岸邊跳腳大喊道。

驛船臨近碼頭前不到一丈的距離,船槳開始反向划水,這才堪堪止住船隻砸向碼頭。

船工們這個時候都不由自主抹了一把冷汗,他們也是被船上幾個太監、錦衣衛逼的沒辦法,才會行此險招靠岸。

實在是上官催促的太急了。

不等船工拋下纜繩讓岸上軍卒繫牢,船頭一直站著的太監就已經扯著公鴨嗓大聲招呼著船工把船上的踏板搭上岸,他要下船。

崩山堡的軍卒也聽到了那嗓音,先是奇怪,等看清那人的穿戴後都嚇了一跳。

皇宮裡的太監。

再看看太監身旁的幾個人,兩個飛魚服,腰間還挎短刀,身後其他幾人也都是沒見過的藍色甲衣,哪還能不明白來人的身份。

這就是能止小兒夜啼的錦衣衛,官老爺見了都怕的人。

瞬間,繫纜繩的軍卒動作就加快了三分,其他人要都上來幫著搭好踏板,那太監帶著一隊錦衣衛就風風火火的下了驛船。

“魏閣老是不是在堡裡?”

依舊是公鴨嗓,抓住最近的一個軍卒,那太監就大聲問道。

“喂哥佬?喂哥佬是誰?我們這裡是崩山堡沒錯,但沒有喂哥.”

那軍卒一下沒反應過來,還在心裡納悶喂哥佬是啥意思,耳中就再次聽到那公鴨嗓的聲音。

“我問的是魏廣德魏大人,這下明白了吧。”

“魏老爺啊,在在在。”

那太監報出魏廣德的名諱,軍卒一下才反應過來,哥佬是啥,應該是魏老爺的官職。

“快點帶我去找他,快。”

那太監抓住軍卒就不鬆手,不斷催促他帶路。

“公公,大人,你們隨我來。”

不敢怠慢,那軍卒只好帶著幾個人向著崩山堡跑去。

一行人自然驚動了堡內人,但是看到他們的服飾,大部分人都選擇躲在街道兩側,把路讓了出來。

沒受到阻礙,一行人就到了位於堡內中央的魏家大宅前。

原來這裡是百戶所,現在可不是了,自然門前守衛的也不再是崩山堡的軍卒,而是魏家的家丁,他們都是跟著魏廣德從京城回來的。

他們過來的時候,門前兩個家丁就已經從來人的衣著有了判斷。

一個人依舊在門口守著,而另一個家丁已經跑進宅裡找張吉去了。

畢竟跟著魏廣德在京城走一遭,見識可不是一輩子守在這裡的人可比。

“張管家,外面來了一個太監,還有一隊錦衣衛。”

“在哪裡?”

張吉聽了家丁的話,心裡就是一突,下意識問道。

“從堡門那邊過來了,凶神惡煞,看樣子是奔咱們這裡來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