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敗胡堡外(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場面冷場,這可不行,說不得皇帝剛平息的怒火又要被點燃。

魏廣德想了想,出言道:“現在南京戶部尚書應該是郭乾。”

魏廣德知道隆慶皇帝打的什麼主意,你們不是不打算舉薦戶部尚書,那就由他點一個。

不過雖然是隨便點,當然也不能胡亂任命,所以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南京的戶部尚書。

南京一直有一套備用班子,這不就有用武之地了嗎?

北京找不到合適的,那就點南京這個位置上的人來用。

不過魏廣德既然知道,也不得不提前給皇帝說清楚,免得到最後皇帝丟臉,畢竟他還是內閣閣臣,是給皇帝參議諮詢的,本職工作得做好。

於是繼續說道,其實,就是給皇帝介紹郭乾這個人,同時在腦海裡快速梳理關於這個人的記憶。

“陛下,郭乾字孟陽,號一泉,北直隸任丘縣人。

嘉靖十七年中進士,授兵部主事,歷任兵部員外郎、兵部郎中後出任河南衛輝知府、潞安兵備副使、山西按察司使、浙江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陝西左布政使。

嘉靖三十八年擢右副都御史、陝西巡撫,又以左副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軍事,後轉遷南京兵部左侍郎,累遷南京戶部尚書。”

聽到魏廣德的介紹,隆慶皇帝就有點傻眼了,顯然郭乾雖然是南京戶部尚書,但履歷純粹就是個軍事文官,懂的是帶兵打仗而不是經濟。

想到這裡,隆慶皇帝不由得看了眼高拱。

“那他怎麼做的戶部尚書?”

隆慶皇帝好奇問道,顯然郭乾升遷是前朝事,那時候他避嫌,自然沒怎麼關注朝堂官員變動,特別是最後兩年地位穩固後,就更容不得他犯錯。

“南京兵營數次鬧事,時任兵部侍郎郭乾處置得當,故而升遷為尚書。”

魏廣德知道,因為嘉靖末年南京軍營兩次鬧餉就是郭乾處置的,他那個老丈人被弄得灰頭土臉,基本上就失了聖寵。

若非此,他對南京官員變動也不會上心。

在殿上諸人中,也就他才很關心南京那邊的人事變動,畢竟事關自身利益。

“南京是否還有擅理財之人?”

隆慶皇帝繼續發問道。

“陛下,南京是否有擅理財之人,臣不知,不過現在戶部左侍郎張守直暫攝大印,可最近處置部務貌似也還不錯,何必捨近求遠關注南京。”

魏廣德想想就說道。

南京戶部還有些什麼人,魏廣德就不怎麼關注了,因為他安插人手可從來不會往戶部送。

都知道高拱整頓吏治,戶部油水最足,可也最容易被高拱注意到。

他在南京那邊的人,肯定不會舉薦回來,而且現在他也不會輕易舉薦人。

這時候舉薦,那不是給高拱花名冊,可以照著魏廣德舉薦的人慢慢查,早晚就能查到他頭上來。

“張守直?”

隆慶皇帝嘴裡唸叨一句,“戶部打理的不錯?”

九邊,是明朝弘治年間在北部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

其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

面對崛起的蒙古部族,山西地區首當其衝,其境內的大同鎮和山西鎮就成為戰略要地。

按照《明史》記載,幾乎每歲都有戰事發生,所以大同就有了“年無寧歲”的說法。

不過今日在敗胡堡上值守的明軍士卒又驚恐的發現,遠處天際間出現一團黑點。

隨著時間,這團黑點也不斷放大,分裂變多.

“鐺鐺鐺”

示警的銅鑼狂暴的被敲響,雜亂的敲擊聲反映出敲鑼者此時驚慌的心態。(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