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內閣(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遞上第三本乞休奏疏後,隆慶皇帝的批紅也終於變了。

“卿以協學宏才、沖懷雅度,早登侍從,幾著聲華,乃簡自先皇侍朕藩邸啟,沃歲久禆益弘多,暨朕嗣宅丕基眷惟舊學,擢居綸閣,俾贊樞機,卿乃同寅協恭

深得大臣之體,諸所匡弼具見忠勤,朕方倚毗共圖至理,而固陳微疾屢乞優閒慰諭再三請,尤力重違雅志,特用允俞茲加卿太子太師、吏部尚書,餘官如故,仍賜馳驛遣官護送,有司歲給輿隸八名,月饋官廩六石以稱朕優眷至意

乞歸田裡,竟全師傅之高.”

隆慶皇帝的批覆,直接是寫的敕諭。

加太子太師,對於致仕的陳以勤來說,已經毫無意義可言,不過有司安排轎伕八人伺候,每月給祿米六石的退休待遇,也算是對致仕的陳以勤很大的實惠。

這是加賞,做為尚書閣老,本身的退休福利依舊,可比大部分官員致仕後只是安排馳驛好很多了。

陳以勤算是可以風風光光回老家養老,不對,應該說是養病。

就在陳以勤收拾家底準備離京的時候,魏廣德此刻正在李春芳值房參加又一次閣議。

雖然陳以勤致仕,但高拱也沒有馬上進位次輔,不過這也是早晚的事兒。

而今日的閣議,召集者就是高拱。

“之前幾日,吏部一直忙於裁革冗員事務,朝中一些事務因此耽擱。

今日請諸公來,就是想把所有事兒一併談好,定下來,明日上奏陛下知悉。”

高拱在眾人到來後,搶在李春芳開口前就說起來。

對於高拱的做作,內閣諸人都似習以為常,都是面色不變,洗耳恭聽就是了。

“兵部原右侍郎李遷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禮部右侍郎王希烈改為本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事侍讀學士諸大綬為禮部右侍郎吏部靳學顏為本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掌院事,吏部右侍郎張四維協理部務.”

這些事務,其實朝廷早就有過討論,大家也都沒有意見,只是吏部一直沒有呈文上來,所以沒能正式上任。

但實際上,大明朝很多時候是官員已經在新職位上辦公。

就比如張四維,之前一直是翰林院學士,但卻已經坐著吏部右侍郎的活兒,只是一直沒有旨意轉正。

當然,他能去吏部,也是因為高拱的緣故。

高拱看中其才,所以把人叫到吏部幫忙。

翰林院學士出身的人,入仕即為吏部或者禮部右侍郎,這也是潛規則,或者私下裡約定俗成的規矩,因此也沒人說這麼做有什麼出格的地方。

如果不是從這兩個衙門入仕,則距離內閣就稍遠了,雖然不能說就不能入閣,但這兩個職位確實是翰林學士們入閣的快速通道。

高拱這下要把張四維扶正,其實也是讓他搭上這條快速進階之路,也好早日安排他入閣,為自己在內閣裡發聲。

就在眾人都點頭,認為吏部此奏可以覆議後,高拱忽然又說道:“數十年來考察懲汰之數,大較前後不相上下,以是襲為故常,其數既足雖有不肖姑置勿論,其數不足雖無其人強索以充,可謂謬矣.”

聽到高拱開頭,魏廣德心知這是高拱打算利用京察搞事。

什麼叫考察裁汰有定數,人數夠了就算發現有官員不職也不處罰,人數不夠,就算有官員稱職也被扣罪責充數。

等高拱說完,魏廣德顧盼左右,想看看其他人什麼反應的時候,門外有書吏忽然進來報道:“各位閣老,兵部左侍郎王遴、右侍郎魏學增大人有急事求見。”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