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缺為理想奮鬥的年輕學士,但是當他們進入仕途以後,很快就會淪陷,意識到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
而此刻的乾清宮裡,隆慶皇帝批閱完奏疏,並沒有像往日般去御花園遛狗鬥雞,大白天自然也不可能在後宮喝酒行樂。
先前一時衝動奪了霍翼的兵部尚書之職,同時也任命了新的戶部尚書,不過他現在還需要定下到底由誰接替霍翼。
兵者,國之大事,當然不能輕忽。
接受內閣某位閣臣的推薦麼?
隆慶皇帝想到這裡,就輕輕搖頭。
兵部終究不比戶部,這可是能夠調動除京營外全大明軍馬的人物,他不能接受在朝廷裡有權勢的人的舉薦,這實在太危險了。
想想父皇在位時,一直把兵權交給的都是沒有明確站隊的大臣掌控,從聶豹到許論,還有楊博。
楊博雖然那時和徐階關係緊密,但是徐階處處被首輔嚴嵩壓制,也就是說兵部不能被內閣掌權之人掌握,必須是獨立之外的存在。
顯然,在隆慶皇帝心目中,高拱已經掌控吏部,就不能繼續給他擴大權利的機會。
內閣剩下的人裡,魏廣德也被他排除在外,雖然他沒有舉薦人掌控六部,可工部尚書朱衡是他老鄉,很多時候朱衡也是站在魏廣德一邊。
他並沒有嘉靖皇帝那時候的心態,會縱容嚴嵩拿下近半的要害衙門。
剩下的就是李春芳、張居正和殷士譫
不過就在排除魏廣德名字的瞬間,隆慶皇帝忽然想到此前魏廣德提到過的南京戶部尚書郭乾,從巡撫到總督,最後累功遷為南京戶部尚書,這顯然是因為兵部尚書之位並不空缺,而安排過去的。
“來人。”
想到這裡,隆慶皇帝大聲喊道。
“奴才在。”
一名御前太監快步上前,躬身等候皇帝的命令。
“速去調來南京戶部尚書郭乾的文件,朕要看。”
隆慶皇帝下令道。
“遵旨。”
那太監馬上答應一聲,轉身就快步出了大。
昨日說起郭乾的時候,隆慶皇帝還記得,幾個人貌似對他都沒什麼印象,魏廣德也說的含糊,並沒有要舉薦的意思。
這樣的人出任兵部尚書就很好,和內閣幾人都沒有太多關係。
但凡魏廣德要舉薦郭乾的話,兵部尚書職位就鐵定和他無緣了。
隆慶皇帝的想法,魏廣德自然是不知道的。
在陳以勤值房裡,只是相互提醒以後注意避開高拱,不與其正面對抗外,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等隆慶皇帝看到郭乾資料後,對郭乾官場經歷就有了大概印象。
入仕就入兵部,任主事,之後外放擔任過衛輝知府,兵備道,再有按察使和布政使的經歷。
這樣的人,除了開始進兵部外,貌似和軍事文官不沾邊。
可是在嘉靖三十八年巡撫陝西開始,之後的經歷全部都是陝西等三鎮,最後到總督任上。
“來人。”
隆慶皇帝看到這裡,心裡終於還是下定決心,就不讓內閣的人舉薦了,免得到時候不合適,自己再提出人選,讓他們不自在。
這時候身邊服侍的太監已經換成了陳矩,隆慶皇帝只是看了他一眼就開口說道:“傳旨內閣,遷南京戶部尚書郭乾為兵部尚書,儘快傳旨下去,讓他赴任。”
“遵旨。”
陳矩沒有猶豫馬上答應一聲,隨即一路退到殿門口才轉身快步往內閣去傳旨。
皇帝要郭乾儘快赴任,意思很明確,陳矩知道重點是這個,所以腳下步伐飛快。
到了內閣後,沒有找魏廣德,而是徑直前往李春芳值房宣讀皇帝口諭。
對此,李春芳當然不會有絲毫懷疑。
如果有人敢假傳聖旨,到了司禮監也會被攔下來。
當下也不假手他人,就自己親自擬旨完成皇帝的命令。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