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這些年來南洋諸國之間戰爭不斷,紛爭糾纏。
現在我大明發現南洋諸國正在遭遇外來威脅,所以以宗主國的身份,需要保護藩屬國的安全,讓他們不受外域國家的軍事威脅。
租借良港駐軍,自然就是最好的辦法,有我大明水師存在,夷人就算想用武力統治他們,我大明也會有所反應。
相應的,大明承擔這筆軍餉開支,自然需要藩屬國來提供。
這麼做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
在以馬六甲、暹羅舉例,我相信南洋諸國應該會接受我朝的要求。
試想,如果當時在馬六甲、暹羅,有我大明軍隊駐紮,夷人敢攻打馬六甲嗎?
東籲王朝又是否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出兵暹羅,還俘虜暹羅國主。”
魏廣德把自己對周邊藩屬國威逼利誘的想法一說,張居正自然覺得可行性似乎極大。
當然,其中肯定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出現問題不怕,出了問題再商議解決就是了。
比如港口範圍的畫界,還有水師在藩屬國的政治地位,這些,其實都還需要朝廷和他們談。
“到時候讓禮部和行人司那邊,選擇一批能言善辯之人,前往南洋諸國商議此事。
在外駐軍,不是小事兒。
當初安南之事,若成祖不是要將安南劃入版圖,建立宣慰司,也不會激起如此巨大的民變。
而且,在那裡駐軍好處也是多多。
要影響他們,其實這就是一個好辦法。
因為大明船隊不再下南洋,所以我朝的影響力就小了,他們自以為沒了我朝掣肘,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隨意攻打他國。
畢竟,天高皇帝遠,我大明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關注他們,還派兵進行干預。
就好像錦衣衛送回情報中所說,外藩之主現在多不把我朝放在眼中,就是因為我朝對外多隻是一紙空文,說起來實在讓朝廷蒙羞。
可若是就近駐紮大明水師,則情況就會大不相同,我朝可以快速干預,自然就沒人再敢犯天子威嚴。”
魏廣德說完話,就靜靜坐在一邊,等待張居正的決斷。
好一會兒,張居正終於開口說道:“茲事體大,還是召開部議,大家商量著來,然後在稟告宮中為好。
善貸,你接下來就把剛才所說,擬一份章程,然後拿到會上咱們再討論。
你,意下如何?”
聽到張居正的話,魏廣德心中多少就有底了。
張居正,應該是被自己說動了心,只不過事兒太大,當然不能是由他們兩個說了算的事兒。
六部尚書也參與此事的討論,以後就算朝野有不同的聲音,也能聚攏更多的人支援他們的決定。
而且,透過更多人的討論,也能聽到其他不同的看法。
張居正可不認為自己就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自己看不到的東西,或許旁人就會發現。
確實,魏廣德的提議非常吸引人。
實際上,早前看到錦衣衛送來南洋的情報以後,他就已經對夷人的訊息變得極為敏感。
他們的侵略性太強了。
從南洋得到的隻言片語中就可以知道,夷人已經控制了東方一塊巨大廣袤的土地,物產富饒。
雖然大明地大物博,並沒有前往那裡的意思,但獲得這樣的土地以後,夷人依舊在向大明這邊擴張勢力,這就不得不引起高度關注了。
在海外駐兵,禦敵於國門之外,似乎是最好的辦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