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那邊拿火摺子的功夫,小皇帝朱翊鈞又拿過來一門紅夷大炮,學著先前魏廣德的樣子開始給火炮進行裝填。
動作很是生澀,不過大致步驟都記住了,也不需要魏廣德提醒。
魏廣德就在一邊默默看著,只是在使用通條的時候,出聲提醒他要稍微用力捅嚴實。
因為動作簡單,所以很快朱翊鈞就自己完成了一門火炮的裝填工作。
用為用藥量很小,塞入木球其實並沒有什麼殺傷力,雖然打到人身上,如果直接作用在面板上或許還是很疼,但如果是打在衣服上,應該就感受不到什麼力了。
之所以要加上木球塞住炮口,其實也是為了聽響,如果什麼都不塞的話,點燃引信後的爆響聲就不大,這也是鞭炮為什麼要用紙皮裹緊的緣故。
越緊密結識,爆響聲越大越脆。
“就先這樣吧,陛下以後要玩的話,可要注意安全,特別是用火,最好別再宮裡,選擇在花園裡最好。”
魏廣德在一邊笑道,如果有正義大臣看到這一幕,一定會怒斥一聲,“奸佞小人”、“弄臣”。
“嗯,朕知道了。”
小皇帝自然知道宮裡最怕什麼,那就是走水,所以魏廣德的提醒他也記在心裡。
現在,小皇帝正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其實教什麼,學什麼都快得很,只要他肯用心學。
而實際上,張居正專門為朱翊鈞編制的教材,其實也正和他的口味。
應該說,小皇帝朱翊鈞的學習成績,在歷代明朝皇帝當中算是比較好的。
而在真實歷史上的萬曆皇帝,中後期和前期巨大的變化,不得不說,或許和張居正活著時巨大的壓力,以及在其死後爆出種種人前人後巨大反差脫不開干係。
雖然張居正不是什麼十惡不赦之人,但是當初為了扳倒張居正,倒張集團是真的把文官裡的一些齷齪事兒都翻到檯面上。
雖然確實在皇帝面前敗壞了張居正的形象,但也深深的刺激到了萬曆皇帝,因此他對文官集團多少都產生了看法。
或許,中後期內外廷之間的對立,多少也有其中的緣故。
特別是在萬曆皇帝氣消了後,知道文官集團對張家做的一切,為了面子,他選擇什麼都不說,而是直接用行動進行回應。
把常盈庫的銀子想法設法搬回內廷,就充分反映出他對外臣的不信任。
不多時,內侍就急匆匆從外面進來,雙手捧著一節竹筒狀的東西。
等火摺子到手,魏廣德扯開蓋子,對著火摺子上半隱半現的火星吹出一口氣,火星就迅速變成一團火苗燃燒起來。
“陛下,我來還是你來?”
魏廣德手裡拿著火摺子,笑著問道。
火摺子,可以說就是古代版的打火機。
製作火摺子涉及多種材料和工藝,中間每一步都彰顯了古人的智慧。
用薯蔓浸水中泡濃,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蘆葦纓子再捶,曬乾,加硝、硫磺、松香,樟腦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而製成的,最後折成長扁筒或擰為繩,將這些原材料轉化為可燃的火星。
古代不止有打火機,還有火柴。
據宋朝《清異錄》記載,宋初有人把松木條浸泡在硫磺裡,做成一種可以引火的木條,一接觸摩擦就劇烈燃燒,當時也被稱為“引光奴”,後來則叫做“火寸條”,在市場上售賣。
到明代,此物又被叫做“發燭”,從工作原理來說,此物堪稱古代的火柴,和現代火柴相比,發燭的唯一區別就是沒有使用“磷”這種元素。
“朕來開炮。”
小皇帝興奮的從魏廣德手裡搶過火摺子,用火焰點燃一門火炮後的引信。
“砰。”
一聲清脆炮響,木球打在前面木盒子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