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大明炮船(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大家都不能打。

打敗仗,他這個總兵官還能落個好。

有時候,軍隊裡的將官,倒未必是真有多貪,而是沒辦法做出的選擇。

“西南四省今年的錢糧全部留給你,過去的時候你再帶過去十萬兩銀子,都是工部新鑄的銀寶。

此事我會親自過問,這筆銀子足夠你拉出兩三萬精銳了。”

留下西南的糧餉,主要是解決大軍的軍糧,而十萬兩銀子,可以滿足兩三萬大軍兩年的軍餉開支。

不要認為古代打仗需要的人越多越好,古籍中記載動不動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大軍,那其實多是虛數。

一場大戰,真正上陣殺敵的其實很少並不會很多,而決定戰局的也不過區區數千人。

這也是李成梁在遼東,三千家丁就可以幾乎橫掃的姿態,擊敗前來侵犯的蒙古和女真部族的原因。

三千能征善戰的將士,已經足夠在戰場上碾壓一切敵人。

為什麼朱元璋做搞衛所制?

明軍全盛時期,一個齊裝滿員的衛所,五千多人,就已經能夠滅一個小國,支撐一場中型戰爭。

緬甸的東籲王朝,雖然號稱可以調動十萬,二十萬大軍,但其實大多還是放下鋤頭的農民,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戰鬥力,也就是捧個人場。

所以魏廣德才認為,兩三萬訓練有素的明軍,其實已經足夠徹底擊垮東籲王朝。

要知道,蒙古人戰力強吧,特別是騎兵,可兩三萬蒙古人面對一萬人的戚家軍,依舊是不敵,只能狼狽而逃,被一路追殺。

這次征伐王杲部,明軍也是摧枯拉朽的姿態,輕易擊敗對手。

戚繼光雖然沒有遭遇硬仗,但是從李成梁部下那裡也得到了一些訊息。

面對遼東精銳,女真部族那些兵馬完全不堪一擊。

同樣都是利用地形優勢作戰的土著,魏廣德不認為緬甸軍隊的戰力會比女真人高多少。

無非就是打埋伏,偷襲一類的活動,後世稱之為特種作戰。

但實際,這種戰術對於真正的大戰毫無用處,不過就是破壞一些所謂的關鍵節點,但是對戰局影響也不要被過度吹噓。

嗯,也就是強弱懸殊的戰爭中,弱者可以透過此法獲得一些戰績,而強者則可以更加輕鬆贏得戰爭的勝利。

聽到魏廣德已經為他準備了充足的糧餉,李成梁心中倒是大定,不過還是問道:“李某在遼東有一支家丁隊伍,不知能否隨我出征?”

“那些家丁不都是遼東軍戶嗎?他們可是遼東在編軍戶。”

魏廣德聞言皺皺眉說道:“你可以抽調千人為你的親衛,其他的不行。”

李成梁被調入京城後,那些家丁隊伍實際上已經散了,按照戚繼光的命令,雖然沒有直接回到原來的衛所,依舊單獨成軍,但已經分散成數支騎兵部隊,交給幾個遊擊將軍帶領。

戚繼光不會直接讓這些人加入他的部隊,因為戚家軍對軍士的選拔有自己的要求,即便他們訓練有素。

李成梁訓練的兵馬,更加註重個人武藝,而戚家軍則是更講究團隊配合,是完全不同的作戰方向。

只是直接退回原衛所也有些可惜,畢竟相互直接的配合多少還是有的,又都是騎兵,所以建制保留,但軍餉卻比以前少了。

可想而知,這樣的家丁隊伍,已經不再是李成梁時期那支敢橫掃遼東的騎兵。

剩下,就是一些瑣碎事兒,魏廣德三言兩語就把人打發了。

其實,這次過來,李成梁主要就是奔著錢糧來找魏廣德,打仗沒錢沒糧可不行。

至於練兵,就現在東籲王朝還在對寮國動手,短期內也不可能對大明採取行動。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也已經開始動作起來,就算戰事臨近,也至少有一年左右的時間。

解決錢糧,剩下就是挑選將官和軍士,這些李成梁也在行。

離開內閣的時候,他已經在盤算什麼時候南下西南巡閱了。

此時大明京城,銀寶已經面世,百姓在接觸到銀寶後,也從一開始的懷疑到很快就接受下來。

正如魏廣德所說,朝廷鑄造的銀寶,成色完全按照旨意鑄造,省去了商家牙咬和稱重的麻煩。

實際上,民間白銀交易,特別是碎銀,除了用牙咬和稱重,有時候在成色的鑑定上分歧也是很大。

現在流通的以前銀寶和銅錢,倒是勉強能滿足市面上對交易的需要。

更何況,最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