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在用漁網撒向海裡。
“靠過去,問問情況。”
兩條福船隨即轉向,向著那些漁船航行了過去。
雖然大明禁海多年,象徵官府的下西洋船隊已經停航超過百年,但並不代表大明的商船就沒有下南洋的經歷。
實際上,即便是禁海時,依舊有海商冒著殺頭的風險,從事海貿業務,這也是大明近兩百年裡倭寇不斷的原因。
在岸為商,下海為盜。
而南海水師中,不乏船民加入,畢竟航海還是要靠這些人,他們祖祖輩輩傳承的操船技術,可比大明那些衛所官兵要強得多,而且大多還會修船,可謂是多面手。
而且,因為祖輩出海的關係,多多少少也會一些南洋土著的語言。
精通算不上,連說帶比劃,再瞎蒙,還是能進行簡單交流。
所以這次出航呂宋,鄧子龍就在水師中尋找會說呂宋話的官兵,補充到各條船上,就是為了方便交流。
兩邊船隻很快就接近了,在看到兩條大船靠過來的時候,對方船上的人明顯有些慌張,一些人已經急急忙忙收起剛拋下海的漁網,划船打算返回陸地。
不過他們的船畢竟是漂泊在海面上,哪裡有藉著風勢開過來的福船快,自然是被堵住前路。
有懂一些呂宋島語言的官員已經趴在船舷上和小船上的呂宋土著進行交流,那個姓林的船長也從船樓上下來,就站在甲板上,聽著手下和對面連說帶比劃的交流。
雖然他一個詞兒都聽不懂,但是看到兩邊能夠交流,自然也是心裡歡喜。
他的運氣不好,抽到的是探訪呂宋島最南邊的任務,尋找這裡還效忠大明的部族。
跑的比誰都遠,已經在海上漂了十來天了。
“大人,他們說他們不是呂宋島上的人,是蘇祿國的漁民。”
這時候,負責和對方交流的官兵回頭對他說道。
“蘇祿國?是不是呂宋那邊那個小國?”
聽到蘇祿國的名字,林百戶瞬間想起來。
出航惡補了這邊的一些知識,雖然他沒啥學習天賦,可船上還有書吏給他講解,倒是記得有這麼一說。
呂宋其實有很多島,最大的就是呂宋島。
呂宋南邊,還有一個由許多小島組成的國家,叫做蘇祿國。
“蘇祿國是不是呂宋南邊那個?”
林百戶回頭對身後跟出來的書吏說道。
“應該是,我們已經到了呂宋的最南邊了。”
那書吏馬上答道,“是不是可以選擇返航了,這一路走來,就沒看到岸邊有活人。”
“先看看蘇祿國的情況吧。”
林百戶知道自己該回去了,不過白跑一趟肯定也不合適,好歹遇到活人了。
“這個蘇祿國應該也是受到冊封的藩國,試試看吧,總比空手而回強。”
林百戶開口說道,隨即轉頭對手下官兵吩咐道:“讓他們帶路,去找他們的藩王。
告訴他們,我們是大明水師的官兵,百多年前曾經來過這裡。
這次,就是我們再次下南洋瞭解各藩國的情況,聽說這邊夷人鬧得兇。”
“是,大人。”
那“翻譯”答應一聲,隨即扭頭又和
雖然對方半信半疑,但還是答應給他們帶路,帶他們回去。
於是,對方接著繩梯,有一個人爬到福船上充當導航,其他的漁船則是被繩子拖著,向他們的出發地前去。
“大人,他們說有過金髮碧眼的夷人到過他們那裡,和他們交易貨物。”
和對方的人交流一陣後,負責翻譯的官兵就回頭說道,“不過這些人很貪心,而且似乎對他們不懷好意,所以他們的王后來就拒絕和他們交易了。
還說這些夷人殺死了呂宋國王,已經佔領了呂宋島,是很危險的人,還搶他們的貨物,叫我們不要和他們來往。”
林百戶聽完,只是微微點頭。
蘇祿國沒有遭遇夷人的侵佔,那就可能還向著大明,或許自己這趟的任務能夠圓滿完成。
大明京城,兵部衙門。
魏廣德坐在大堂左首第一張座椅上,這裡是兵部的地盤,是譚綸的地方,他自然不能喧賓奪主,把屬於堂官的位置佔了。
不過這會兒,譚綸也沒有坐在大堂正位上,而是站在他一邊,“善貸,你看看這樣行文可好?”
魏廣德沒有在內閣值房辦差,而是到了兵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