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特別是大同總兵嶽懋率所部兵馬巡邊,駐守在滅虜堡的時候遭遇俺答部萬餘騎的圍攻,嶽懋戰死,所部大潰,讓整個宣大防線動搖。
朝廷緊急撤換了宣大總督蘇佑、大同巡撫都御史侯鉞回京待堪,以總督許論暫兼巡撫以刑部右侍郎陳儒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駐大同安撫軍心。
此次就是許論發回的奏疏,上奏近期戰鬥中屢立奇功的邊鎮將領,為遊擊馬芳、指揮張恆等將官請求升賞。
“這是好事兒啊,你們搞的這麼神神秘秘的。”
魏廣德鬆了口氣,只要不是韃子想再來次“庚戌之變”就成。
“奏疏裡提到,韃子兵退了,可是他們的行進方向很是可疑,他們不是向北撤而是往東走,許總督擔心他們又重施故技,在群山峻嶺之間突襲某處長城關隘,再次殺進關內。”
蘆布有些緊張的說道。
魏廣德這會兒也淡定不起來了,查閱過幾年前那場戰鬥的他自然清楚,當初俺答部也是打大同不成,選擇繞道穿過北邊的大山突襲古北口殺進關內,肆虐京城北邊,把懷柔、順義搶了個遍。
魏廣德在聽到說俺答部兵馬向東走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到了這單,按照邏輯,往東走總不會是下海吧,何況就算下海他都找不到地方,整個山脈一直延伸到渤海,到那裡他會遭遇到薊鎮和遼東官軍的兩面圍殺,就是自取滅亡的一條路。
魏廣德忽然心裡就是一顫,俺答不會那麼傻,他帶著部隊往東走,肯定就是要複製幾年前那場仗,遊動中尋找明軍長城關隘的薄弱關口進行突破,還想再次兵臨城下。
魏廣德明白了,他們這幫書吏,還有公房裡消失的那些翰林,這個時候怕是都聚在一起說這個事兒了。
他們討論的當然不是許論的請賞奏疏,而是關心俺答部會不會再次突入關牆,再發動一次“庚戌之變”。
“朝廷那邊有訊息傳來嗎?”
魏廣德問道,不過問出這話後,他就一陣蛋疼,軍國大事,這些書吏都能知道,也就是明朝了,好像到了清朝那會兒,專門搞出個軍機處處理這些軍國大事,外廷大臣大多都不清楚詳情,需要保密的。
不過這個時代,因為交通不便,就算朝廷作出一些部署,訊息被對方諜報人員收集到再傳回去,也需要不短的時間,至少半個月以上吧,特別是這個時代有漢人私通蒙古人嗎?
其實還真有,那就是白蓮教了。
魏廣德以前看過的文書裡就有記載,邊關多有白蓮教徒勾接蒙古韃子,傳遞關內軍事情報,只是在京城這裡好像還沒有發現過。
蘆布也給出了回答,那就是搖搖頭。
這會兒,估計內閣正在會同六部尚書、督察院等六部九卿的高官商量這個事兒,就算傳出訊息怕也要到晚上了。
魏廣德打算下值回會館後問問張科,看他知不知道細節,貌似也就他那個中書舍人的位置容易聽到這類訊息。
魏廣德這會兒也在公房裡有點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外面走去。
晚上,魏廣德坐著馬車回到九江會館,進門第一時間就問店小二,“張大人回來沒有?”
“魏大人,張大人應該還沒有回來。”
店小二立即躬身答話道。
“給我泡壺茶。”
說完話,魏廣德就在大堂上隨便找了張桌子坐下,又吩咐張吉道:“張吉,你把茶葉送回屋裡去。”
沒多久,勞堪和夏可範就回來了,進了會館大門就看見魏廣德在那裡坐著,兩個人都走了過去。
“聽說了?”
魏廣德伸手指指兩邊的位置,等他們坐下後才小聲問道。
勞堪和夏可範都是點點頭,京城的衙門集中,平日裡書吏就在各衙門裡亂跑,傳遞各種公文,自然很容易就把訊息傳開了。
兩個人顯然也有等張科回來,問問情況的意思。
“坐會兒,進卿回來再叫酒菜。”
魏廣德說道。
“也好,現在也不餓。”
勞堪點點頭,還不住往門外看。
好吧,對於他們這些新科進士來說,都沒經歷過“庚戌之變”,猛然間聽說蒙古韃子有可能再次打到北京城下,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
別說他們了,其實連魏廣德都有點怕。
夏可範稍微鎮定點,畢竟他就曾經被圍在北京城裡,只是這個時候不管他說出什麼話,對於魏廣德、勞堪他們的影響都是有限的,還不如聽聽張科能夠帶回來什麼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