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大閱演示(1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說的好。”

吏部尚書楊博開口道。

他本不應該來此,可畢竟總督邊鎮,也是朝中知兵之人,所以在聽到魏廣德的話後大聲叫好。

雖然文官看不起現在的勳貴,可不代表他們不對初代勳貴的敬意。

朱希忠回頭看了眼已經站到大閱臺邊的楊博,點點頭說道:“好。”

雖然因為是操演,所以省略了許多過程,這也是為了避免有僭越之嫌,但是大閱禮明軍的表演卻是全部都要進行的。

隨著“咔咔”整齊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的響起的,大閱臺左側由京營中軍組成的第一個佇列出現了。

沒有辜負戚繼光長達半年時間的訓練,或許在他們被選入前還只是個孬兵,可在這一刻,身上穿著嶄新的明軍大紅鴛鴦戰襖,血脈中繼承的某些屬性也好似被激發了一般。

所有士卒都是昂首闊步在引導旗的引導下,邁著齊步走了過來。

“咦,軍威還真是雄壯。”

隨著他們出現在大閱臺前,原本還坐在椅子上的勳貴和官員都已經起身,站到了臺邊,想要更近距離觀看這場操演。

而說話的,正是吏部尚書楊博。

楊博的整個仕途,幾乎都是在邊鎮度過。

先是巡撫甘肅,後又經略薊鎮、保定軍務,嘉靖中期開始總督宣大山西三鎮,成為真正的三邊總督,其後調任薊遼總督,回朝任兵部尚書、少保,深受明世宗倚重,視為左右手。

常年在邊鎮,自然見過的明軍甚多,其中也不乏精銳。

不過這些軍隊多就是裝備精良,作戰悍勇,可不會有這麼整齊劃一的動作。

只是從最初的震驚過後,楊博就已經反應過來,雖然戚繼光訓其三軍,如臂使指,但這些到了戰場上其實沒什麼用。

打仗,要的還是士卒的悍勇和作戰的技巧。

悍勇,這個不好練,主要是人的性格使然,而作戰技巧,在明軍中往往都是代代相傳。

為什麼土木堡之後,京營就垮了,就是因為精銳全滅,斷了傳承。

最起碼,戚繼光練的兵,在沒有看到他新穎的打法前,一般人都只會以為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這是哪支人馬?”

禮部右侍郎呂調陽忽然問道。

禮部官員前來,其實就是檢查大閱中的禮儀,看是否有逾制的地方,若是發現則要及時指正。

朱希忠指著軍陣前展開的大旗介紹道:“呂侍郎,此乃五軍營中軍軍旗。”

“中軍?哦,果然威武。”

呂調陽點頭讚歎一句。

五軍營雖名為五軍,但其實是以中軍為主,其餘四軍分別為左右哨和左右掖,根據這個名字也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具體任務。

左右哨兩軍是以騎兵為主,負責左右180度範圍內偵查哨探的工作,戰時也被佈置在大軍左右兩翼形成屏障。

左右掖則是護衛中軍的左右兩翼,兵力較中軍也是少許多,裝備相似,但配置的火器、弓弩更多一些。

五軍營是大軍交戰的主力,中軍則是正兵,和敵人正面交戰只用,所以是按照明軍標準配備,第一排位刀盾手,之後是槍矛手護衛大陣,鳥銃手和弓弩手則被圍著中間。

相較其他軍陣,中軍營不管是人數還是裝備,在此次參閱明軍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不僅人數近萬人,嶄新的甲冑和武器,也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先聲奪人吶,戚總理練的好兵。”

霍翼做為兵部尚書,這會兒也是不吝誇獎道。

中軍到達大閱臺下後就在軍旗揮舞中停了下來,要開始向臺上官員演練。

隨著號角和處於軍陣四角的旗幟有節奏的舞動,最外側的刀盾兵好似同時接到指令般一致對外,一面面盾牌緊密的銜接起來不留一絲縫隙。

動作的整齊程度,霎時間讓人側目。

而更讓人驚歎的是,就在盾牆出現的那一霎,無數的長矛從盾牆上面探出,或平舉,或斜刺,軍陣只在瞬間就變成了一隻刺蝟般。

“不動如山,不動如山”

下方軍陣在這一刻喊出整齊的口號,震撼了大閱臺上觀禮的文武官員。

外探的長矛在軍號聲中開始無節奏的晃動,或是外刺,或是不斷揮動,刺蝟在瞬間彷彿活過來一般。

“這是和敵人遭遇時最常用的防禦陣型,用盾牆進行防禦.揮舞的槍矛是遮蔽對人投射的箭矢.”

朱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