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軍鎮(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甚至一些船,曾經就做過倭船的勾當。

“不行,絕對不行。

朝廷的軍隊,怎麼能從事賤業,這是丟朝廷的臉面。”

殷士譫當即搖頭。

“善貸,正甫的話有道理,讓水師做這個,不行。”

李春芳看了眼陳以勤才開口說道。

“首輔大人,正甫兄,據善貸所知,實際上漕軍的漕船,朝廷也是允許他們夾帶私貨,用來彌補虧空的。”

魏廣德直言道。

明朝從南方向北方輸糧,因為一些原因,漕軍若是按照朝廷的規定運糧,漕軍只會一鬨而散,因為每次運糧不僅沒有收入還要虧銀子。

為了保持漕糧的穩定運輸,所以朝廷在這裡是稍微變通了一下,那就是要求漕船依舊按照朝廷規定運送漕糧,但是默許漕軍對漕船進行改動,或增大,或者其他方式,反正就是讓他們可以增加每條船的載貨,而多出來的部分就是幫著商人運貨。

要知道,貨物上了漕船,就不會被鈔關征稅,還有優先透過權,這本身就值一筆銀子,何況還有運費。

有了這些銀子,才能保證漕軍每次出航都有賺,漕糧的運輸才一直保持穩定。

魏廣德此時用漕船來說事兒,其實也是在提醒他們,朝廷此舉並非沒有先例。

聽到魏廣德的話,殷士譫一時啞然。

漕船他當然知道,他是山東人,當初進京城趕考其實就是搭的一條漕船,因為便宜。

而其他人也知道魏廣德的話不假,朝廷確實默許漕船接私活。

“好,就算養軍的銀子可以這麼籌集,那小琉球呢?禮部,還有那些自詡為清流的官員,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張居正又提示道。

明太祖朱元璋以祖訓的形式告誡其子孫:“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

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

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這段話是洪武晚年,老朱皇帝生怕子孫後代狂妄、輕浮、率意用兵,從而招惹禍害,特地將自己的謹慎對外用兵之國策寫入了《皇明祖訓》之中,由此成為祖制。

而朱元璋開列了十五個亞洲鄰國為大明的“不徵之國”,就包括朝鮮國(今朝鮮和韓國)、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今日本沖繩)、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北部)、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汶萊)。

小琉球是《皇明祖訓》裡明確提示的不徵之國,即便有誤,在清流官員們眼中也是不能冒犯的,這也是明朝一直都沒有把太晚納入版圖的真正原因。

至於鄭成功收復臺灣,其實是被清廷逼急了,清兵南下,明軍殘部不可擋,急於尋找海外落腳點,所以選擇了這裡,為此還和先一步殖民在此的荷蘭人開戰。

“簡單,把反對的官員派去福建,讓他們隨大明水師出訪小琉球,面見小琉球君主就好了,反正那麼就有封舟,也不失朝廷體面。”

魏廣德淡淡開口道,“我相信走一圈下來,他們就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既然是太祖受人矇騙,難道後代子孫連改正的勇氣都沒有嗎?

相信太祖皇帝在天有靈,也會支援這麼做的。

何況,佔據小琉球是開疆拓土的大事,能彰顯我皇朝盛世,想來陛下也是願意看到的。”

魏廣德的話讓幾個人都沉默了,都在思考其中利弊。

反對聲音肯定不會小,畢竟涉及改動祖制,而祖制是文官集團鉗制皇權的利器。

不過涉及到開疆拓土這樣的功績,幾個人也一時難以割捨。

雖然他們幾個人不能代表文官集團全部,可是話語權還是很重的,哪個人身後不是有一幫擁泵。

看到他們陷入思考,魏廣德又繼續說道:“至於在小琉球建港,可以從攻佔的海盜窩點覓良港,有此基礎,慢慢建設起來。

等朝廷財政寬裕了,或是水師經費充足再加速建設即可,可不是像京師外城那樣,一年就要完工,先把地方佔下來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