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全軍出擊(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李芳那樣。

陳洪現在兼管東廠,就是他們要爭奪的目標,而最後的受益人,可能就是馮保。

此事若成,馮保就是御馬監掌印兼東廠廠公,而陳洪則只保留了御用監掌印這麼一個頭銜。

一升一降之間,自然在內廷的地位就有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東廠這麼一個極為特殊的衙門。

百官怕東廠,其實內廷的人又何嘗不是。

值房裡的官員,此時大部分已經離開,不過此次大閱總督戎政鎮遠侯顧寰、協理侍郎王之誥等官員被魏廣德留下,這會兒把其他人送走,魏廣德自然就要詳細詢問他們接手後的情況。

“魏閣老請放心,這兩日已經演練兩次,都沒有出現絲毫錯漏。”

對於魏廣德的擔憂,鎮遠侯顧寰只是看了眼王之誥,就對他拍胸脯保證道。

“如此最好,本來是應該由戚元敬擔任總督戎政的,不過薊鎮總兵空出,那裡又是重要職位,所以再三請求才答應放人。

做為繼任者,顧將軍肩上的擔子很重,也犯不起錯誤。”

魏廣德只是提醒道,“一切,只要大閱結束之後,自然各有升賞。”

“王侍郎,京營那邊還請多費心,萬可不有差錯。”

魏廣德又對兵部侍郎王之誥說道。

“砰。”

一隻手掌重重拍到書案之上,案前兩位頂盔摜甲的明軍將領不由得心神一凜。

“俞大猷、李錫,本官問你,水兵已經訓練半年之久,難道還不能出海與倭寇周旋,爭奪海權嗎?

你們既已經查獲曾一本部就在柘林港,為何不盡起本部人馬前往圍剿。

別以為在京城有人護著你,本官就拿你沒什麼辦法。

拼著烏紗帽不要,本官也一定要把你彈劾回家去。”

書案後,一個胸前繡著白鷳的文官對著面前的兩個武將大聲怒吼道。

說話之人是分巡興泉道的福建按察司僉事蘇愚,此刻住節泉州,而這裡則是福建水師駐地。

在他面前的兩人,一個是提督俞大猷,還有一個則是福建總兵李錫。

“蘇大人,我已於前些日子發文調廣東水師北上,一旦兩軍匯合立刻前往柘林港圍剿曾一本倭寇。”

面對怒氣衝衝的蘇愚,俞大猷之好耐心解釋自己的作戰計劃。

只可惜,此時蘇愚根本就不打算聽他的一面之詞,只是指著門外的港口方向問道:“你手下數十條封舟級戰艦,這是掏空了閩粵兩地府庫才建成。

之前你口口聲聲說此船完工,則大明水師可無敵於海上。

現在僅僅是面對擁有數十條戰船的曾一本倭寇你就畏首畏尾,還要調廣東水師來援,這到底是你怯戰還是通倭?

難道你要等著曾一本部得到訊息才肯出港嗎?”

說到這裡,蘇愚已經起身,隨手袖袍一揮道:“明日午時前大軍出港,否則本官定要參你怯敵通倭之罪,你好自為之。”

說完話,蘇愚直接大搖大擺走出屋去,返回自己行轅。

看到蘇愚背影消失,福建總兵李錫才開口道:“俞將軍,這不出兵是不行了,我看明日”

俞大猷對於李錫的話只是擺擺手,他自己默默走到屋裡一側懸掛海圖前面,仔細觀看,心中也在默默盤算。

就今日之事,他知道是拖不得了。

再拖下去,蘇愚的彈劾奏疏怕就要送往南京城,到時候又是麻煩事兒。

“打是要打,等不到廣東水師了。”

思考良久,俞大猷終於還是開口對身後的李錫說道。

“只希望一戰能奪下曾一本部倭寇士氣,最後廣東水師能及時趕到,完成圍堵。”

“俞將軍,外面那些戰船,應該足以擊敗曾一本那幫倭寇吧。”

李錫其實對俞大猷遲遲不願動手也是頗多疑惑,要知道外面港口可是三十艘封舟級戰艦,在大明周邊絕對是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他們口中的封舟級戰艦,其實“封舟”並非這種戰艦的明朝,而是冊封的封字。

封舟是明朝派往琉球及其他藩國冊封用的,用以顯示國威。

據記載,封舟船長十五丈,闊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艙,前後豎五掩大桅,長七丈二尺,圍六尺五寸。

這個資料換算下就是封舟長米,寬12米,倉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

這個尺寸,只比幾十年後西洋最大戰艦英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