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不相瞞,宣府乃是京師西北門戶,殿下對宣府可是關注的緊。”
說道這裡,魏廣德彷彿發現自己失言似的,急忙道:“學生惶恐,這些本該是大人關心的公務。”
“殿下也有宣府副總兵人選嗎?”
楊博確實微微皺眉問道。
實際上,兵部確實在推了馬芳上位後,經過武選司多次評議才定出人選接替副總兵位置,可現在看情況,似乎裕王府對此位置也勢在必得的意思,著實讓楊博有些為難。
他哪裡不知道,所謂裕王看重的人,其實就是他魏廣德看中的將領。
不過顯然,裕王應該是知道此事,否則斷不會還有個太監在場的情況下說出這話來。
魏廣德並不擔心裕王知道此事。
馮保,如果以前他在司禮監的時候,楊博還要讓他一些,現在馮保在宮中犯事被派到裕王府,自然他也就不怎麼關注他了。
所以,今日全程,他都和魏廣德說話,都不怎麼正眼瞧馮保。
“宣府參將董一奎,鎮守宣府東路多年,些許寸功隨不足,可畢竟有苦勞,何況還是功臣之後。”
魏廣德點出看好的將官名字,楊博自然一下就知道他話裡所說的是誰。
“董一奎,老夫在宣府的時候和他有過接觸,算是個能做事的人。”
楊博微一猶豫就點頭說道:“不過,此次宣府副總兵一職,兵部內部多有討論”
魏廣德聽到這裡,知道董一奎的投效晚了點,兵部已經有計劃,要強行捧他上位,別說他,就是裕王也沒有這麼大的面子。
雖然有些可惜,魏廣德也不怎麼放在心上。
努力過了,回頭給董一元去信把情況說明就好了。
既然董一奎願意靠攏,那下次邊鎮有了空缺,還怕沒他的升遷。
不過隨著楊博的述說,魏廣德心裡就暗暗心驚。
原來這次雖然調整的是宣府副總兵的職位,可實際上卻是朝廷對邊鎮將領控制的一個環節,也就是九邊軍鎮中除總兵官外,大多都會有一次調整。..
許多積功的將領,雖然職位得不到升遷,可是卻可以從次一級的兵鎮上調到高一級的兵鎮中,有的時間到了散階也會被提升,也算是升遷了。
有了楊博這話,魏廣德自然不好再說什麼。
兵部已經有了計劃,雖然出自楊博口中還未成形,但大的方向已經定下來了,自然就不便繼續插手,因為最終楊博會以密奏的形式恭請御覽。
“其實馬芳的職位,最初也是定的調薊鎮任副總兵。”
說完話,楊博句看向魏廣德說道。
這事兒,最初還是魏廣德向兵部遞的話,想要把馬芳調到薊鎮。
不過相對於薊鎮,宣府面臨的韃子威脅更大,所以兵部一直沒有同意,不過也計劃在換職時考慮。
“是因為”
魏廣德只說了三個字,手指卻是指向上面。
楊博微微點頭。
魏廣德會意,上次馬芳就是升品級不賞賜財物,看來那個時候嘉靖皇帝就已經給兵部示意此事了。
“董一奎的事情,老夫記住了,如果有機會會提一下他的名字。”
到最後,楊博如是說道。
向魏廣德吐露的已經夠多了,繼續說下去也不好。
魏廣德也知道了想要知道的東西,自然也不好繼續久留,於是起身告辭,帶著馮保出了楊府。
“馮公公,勞煩你回去說一聲,明日廣德要先去都察院一趟才能回王府聽差。”
在魏廣德上馬車前忽然想起一事,轉身走到馮保身邊說道。
“魏大人自去,我一定把話帶到。”
馮保急忙答道。
魏廣德衝馮保拱拱手,目送他上了馬車,自己這才回到自己的馬車上。
馮保回裕王府,魏廣德則是直接回家,想到今日收到的訊息,魏廣德咂咂嘴,打定主意明日去都察院就是走走過場,看看就是了,自己也不用說話。
時值年末,京師各大衙門開始了最後的總結工作,對一年所辦公務梳理,最後要用奏疏的形式送入宮中交天子預覽。
戶部,自然是對整個嘉靖四十年所有的賦役收入和財政支出進行總結,但是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虧空,之前的赤字都沒法彌補,還在繼續擴大。
工部,則是對三大殿等大型國家工程進行總結,給出大致竣工時間,還有就是工部收入及支出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