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當兵的?”
魏廣德皺眉反問道,顯然沒明白裕王話裡的意思。
“你看看這個,這是趙炳然今日送到通政使司的奏疏就明白了。”
說話間,裕王把書桉上一張字條遞給魏廣德。闌
魏廣德接過,仔細看了看,不僅啞然失笑。
字條上其實就是巡撫浙江侍郎趙炳然的奏疏,言各省募兵多浙之義烏人,夫福建所以致亂者,民變為兵,兵變為盜,其所由來漸也,夫閩民皆盜,治標之道不得不假於別省募兵而反求其本,必湏多方撫處使盜化為兵,兵化為民,可也。
今又驅浙之民以拯福建之急,臣竊懼夫浙之為閩也,自今請令各省一意團練,上著使人皆可用家自為守,急則為兵,緩則為農,聚散之間兩有歸著,即不得已而召募亦必先本省,次鄰省,不得專泥一方以釀禍.....
洋洋灑灑一堆話,其實就是趙炳然告譚綸,派福建官府的人跑到義烏去招兵。
譚綸本是浙江參政,這一去福建,第一刀就是派人回浙江募兵。
這年頭,募兵自然是選壯男,壯男是勞動力,價值不可估量。
福建這邊把浙江壯男招募走,自然會對他們產生影響。闌
不過對於募兵這件事,貌似浙江官府還不好公開阻止,所以直接把狀告到京城來了。
“福建那邊跑到義烏去招兵?譚綸也是,太不講究了。”
魏廣德笑呵呵說道。
“聽說不止福建,戚繼光的兵,大多招自義烏,前年浙江剿倭,去年和今年福建剿倭,浙兵戰功卓越,自然引人矚目,所以聽說南直隸、江西和廣東都有跑那裡募兵的。
現在義烏壯男大量出走,引得地方沸反盈天,地沒人種,山裡礦廠也僱不到人了。”
李芳樂呵呵接話道,“早前聽說戚繼光召的都是礦工,因為有把子力氣,不過這幾仗打下來,大家都是義烏人不怕死,是當兵最好的苗子,聽說薊鎮那邊都想招浙兵為客兵了。”
“礦工有把子力氣應該不假,不過練兵,關鍵還是看怎麼練,當然還有就是餉給的足,這兩點做好,也不怪戚繼光剿倭戰績斐然。”闌
魏廣德笑道。
他現在明白裕王找他是為什麼了,好吧,做為皇家人,自然想到是富國強兵。
富國比較複雜,比較難弄,強兵相對簡單些,或許在裕王看來,選好兵就是強兵了。
“那善貸認為,義烏兵到底好還是不好?”
裕王比較關心的還是這個,於是問道。
“我記得當初曾聽大猷說過浙兵,大抵是說浙江兵魚龍混雜,素質參差不齊,衛所兵由於平常毫無訓練,戰無號令,戰鬥力極低。
在地方上,麗水兵來自山區,身體素質過硬,作戰非常勇勐,敢衝鋒向前,卻缺少智謀,太計較得失。闌
台州兵是一群母老虎,遇弱則強,遇強則弱。
紹興兵確實有勇氣和衝勁,但過於精明算計,為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不團結的軍隊是不值得信任。
他在浙江任總兵官的時候,似乎還沒有義烏兵出現,應該是戚繼光之後找到的募兵地。
既然他都把浙江各地的兵說出這些門道,那麼義烏出的兵員,或許真有可取之處也未可知。
大抵就是環境造就個人吧,艱苦環境裡出來的人,能吃苦耐勞,就這麼個意思。”
魏廣德先是回憶了下俞大猷的話,隨即話題一轉又道:“不過,我覺得,選兵當然重要,不過練兵和獎賞更重要。
練兵,不僅練的是戰法,還有紀律,單說廣西狼兵,那也是勇悍之輩,卻是不服管的軍隊,軍紀渙散,打仗狠,掠奪百姓更狠。闌
這種隊伍,遇敵若一戰而下則還罷了,若不能取勝,也是會一鬨而散,這就是軍紀不嚴之過。
至於賞賜嘛,當兵的,不為財,誰會拋家棄子出來賣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