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手裡還有錢?
官紳手裡有錢,可這個先例不能開,而且也沒有適當的理由。
剩下就是宗室勳貴一家了,他們世襲罔替多少代了,手裡積累的財富應該不是小數,只需要各家分攤一些就夠了。
念及此,徐階抬頭看了眼御座上的嘉靖皇帝奏道:“陛下,重錄大典乃是盛事,當透過宗人府曉諭各地宗室王府知。
想當年成祖時曾言,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方有《永樂大典》問世。
上至太子少保姚廣孝、大學士解縉,下至無官無品之儒士陳濟等齊心協力,歷時數載方成。
今日陛下欲重錄此書,當讓各王府出人出力,仿成祖之風共襄盛舉。”
聽到徐階說道宗室時,袁煒就已經猜到徐階的打算,待他說完話,果然是讓宗室出錢。
這個主意不錯啊,讓宗室掏銀子,不需要朝廷出。
“臣附議。”
徐階話音剛落,袁煒已經急不可耐表達自己的態度。
在嘉靖皇帝思考徐階提議的時候,徐階心裡也是苦。
知道嘉靖皇帝有心重錄大典,可是自己學生張居正接任國子監祭酒一事卻沒有安排好,實在是近期事兒太多,特別是嚴嵩忽然被致仕,打亂了他的許多佈置。
當初,不少工作可都是為嚴嵩準備的,就是希望他不會出面反對。
現在好了,那些都成了無用功。
嘉靖皇帝已經忍不住了,想來很快就要正式下詔重錄大典,徐階在心裡嘆了口氣。
一開始,他是打算讓張居正以國子監祭酒和翰林院侍讀的十分參與進去,爭取一個總校官的職位,現在看時間上是來不及了。
“朕知道了。”
這時候,御座上的嘉靖皇帝終於開口說道,這話也表露出他已經同意了徐階的提議,讓各王府出資,朝廷出力辦成此事。
雖然徐階說的是讓各王府出人出力,可朝廷有那麼多人,那裡還需要他們派人,只需要銀子而已。
不過,在徐階和袁煒覺得今天嘉靖皇帝目的已經達成,他們也準備請辭之時,嘉靖皇帝話題一轉又問道:“聽說內閣之前一直和吏部在為京察而商議官員改遷之事,現在進展如何?”
嘉靖皇帝問官員調動,徐階不由心中微動,難道嘉靖皇帝口袋裡也有人要安排?
不由得小心應對道:“此次官員升遷,主要是按內、外察結果進行輪換,此事其實去年就已經有所準備,地方政績出眾者或升遷或調京任事,京官能力佼佼者外放增長見識,熟悉地方官府流程。”
“說說已經定下來的人,隨便說說,朕也隨便聽聽。”
嘉靖皇帝看似隨意的說道。
徐階和袁煒悄悄對視一眼,只好由徐階開頭,說起幾個已經定好的人。
這些,其實是去年就已經定好去向,或者說當時不管是嚴嵩還是自己,亦或者袁煒都不反對的安排。
徐階說出幾個人名及安排後,發現嘉靖皇帝似乎興趣正濃的樣子,絲毫沒有讓他停下來的意思,只得繼續述說。
“現任刑部主事勞堪改遷廣東按察使司按察使陝西道監察御史張科改浙直隸代巡使者,巡按兩浙”
又一口氣說出十來個已經有明確去向官員的名字,這時候嘉靖皇帝才微微點頭。
徐階見此,知道也差不多了,只要這時候嘉靖皇帝不特意問出某些人,那今日就算無事。
“這些都是已經確定調動的官員嗎?”
嘉靖皇帝在徐階說話停頓的時候插話問道。
“是的,陛下。”
徐階急忙答道。
“官員調動,這些已經確定的可以儘快下文,也不要待商議好後才統一下文調任,避免官場因此動盪.”
嘉靖皇帝顯然並不反對這次官員調整的方案,而且涉及官員品級大多不高,許多人他也只是有點印象而已。
今日之所以問話,也是要讓徐階、袁煒知道敬畏,他做為皇帝可不是什麼也不知道的。
徐階和袁煒告辭出了玉熙宮,走向西苑大門的時候,徐階還在心裡盤算這次官員調動是否有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細節,特別是他報出的十幾個官員名字。
他不知道,這些人裡面有沒有嘉靖皇帝要關注的人,不過細細思考一番,發現好像又沒有。
這些人,品級低,自然平日裡基本沒可能和皇帝接觸